黃敬藏
(廣西南寧市馬山縣金倫中學 廣西 馬山 530619)
從目前中學生交通安全意識和行為現狀來看,學校交通安全知識宣傳教育力度不夠,有部分中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淡薄,沒有自覺遵守交通法規的行為習慣,因此,我們必須采取相應的措施,搞好學校交通安全教育和管理,提高中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
1.1 學校教育導向的錯誤。現在升學率依然是衡量學校教育的標準,以學生考入重點中學或重點大學的人數作為重要指標。學校教育導向的錯誤,管理重心的偏移,學校不可避免地對學生交通安全問題的忽視。
1.2 學校交通安全基礎教育薄弱。由于安全教育課程學校沒有開設,所以安全知識(其中包括交通安全知識)學生掌握少之又少。
1.3 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學校做得不夠好。雖然交管部門從多角度地開展交通安全宣傳,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對中學生交通安全教育還不夠,交通管理行政部門很少到學校進行交通安全知識教育,學校很少邀請交管部門到學校開展交通安全教育知識講座,從而導致了中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淡薄。
2.1 農村中學生對交通安全法律法規的學習積極性較低。現代的中學生特別是農村學校的中學生,大多數對交通安全規則不十分重視。通過調查發現有現有85%以上的中學生不主動學習交通安全規則,只有少部分主動了解交通安全規則。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多數中學生學沒有意識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沒有積極去學習交通安全法律法規。這表明了中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有待提高,學習積極性有待加強。
2.2 中學生監督交通安全意識不強。我校學生大部分來自山區農村,他們對交通安全的監督非常淡薄,看到司機或者同學違反交通規則時,有的同學沒有勇氣制止;有的同學則認為事與己無關。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學生監督交通安全意識淡薄。
2.3 中學生違反交通規則的動機盡不相同。就以闖紅燈為例來分析這個問題:我校外宿學生很多,他們當中有99%都駕駛電動車上下學。有的同學因為時間緊迫,害怕遲到的緊急情況闖紅燈;有的跟隨大流闖紅燈,認為別人能闖紅燈,我也能闖紅燈;有的平時就是隨意闖紅燈,不遵守交通規則;只有少數人不闖紅燈,堅持遵守交通規則。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學生闖紅燈時常發生,說明中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淡薄。目前,以下幾點是中學經常出現的違法行為:
(1)橫穿馬路,隨意搶道。
(2)騎車在公路上時,相互追逐打鬧、看手機、打電話、吃零食等現象。
(3)乘坐無證無牌、超載車輛、三輪車、農用車等。
3.1 培養文明交通習慣,普及交通安全知識。為了進一步防范交通事故的發生,提高中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學校針對他們自我保護能力差、交通安全意識淡薄、容易引發交通事故行為特點,加強交通安全宣傳教育。
(1)交通安全進校園。每學期組織進行兩次“交通安全專題教育會”,給學生講解出行時注意的交通安全事項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識,培養學生遵守交通法規意識。每學期的班會課,要設置兩到三節有關交通安全教育的主題班會,加強學生交通安全意識教育,教育學生自覺抵制交通違法行為。
(2)積極拓寬教育形式。采取多種教育方式,寓教于樂。
(3)加大宣傳引導。將交通安全知識通過板報、學習園地進行宣傳,也可利通過廣播和圖片進行宣傳,強化引導和宣傳,時時向學生們敲響交通安全的警鐘,增強他們的交通安全意識。
3.2 加強管理,保障學生交通安全。(1)加強協調與溝通。學校建立與司機、學生和家長定期協調與溝通,向他們快速傳遞交通安全信息,對于接送學生的車輛進行詳實記錄,登記造冊,建立臺賬。
(2)加強對學生交通安全管理。對學生駕駛的電動車進行登記,對乘車學生進行信息登記,保留家長和司機的聯系方式。
(3)加強交通安全巡查。結合農村中學的實際,依靠學校力量,自力更重,努力做好學生交通安全工作。學校建立“交通安全志愿服務隊”和“臨時交通安全員”,并做好統一安排,讓學生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放學時由路隊長帶領指揮各班路隊,確保學生安全離開學校。
3.3 重視駕車學生的安全教育。學校每學期要聘請交警來校作交通安全教育知識講座,組織學生召開座談會,加強道路安全教育,告誡學生違章違法帶來的危害后果非常嚴重,要求他們遵守交通規則,把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交通安全意識不能忽視,交通安全防范能力要不斷提高,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做到對自己負責,對家人和社會負責,共同創造和諧交通安全環境。
3.4 建立家校合作,社會共管機制。建立家校合作,共抓齊管,堅持“生命至上,以人為本”的原則,抓好學生交通安全監督和教育。同時,還要與教育主管部門、地方政府密切配合,保持長期聯系,一同為學生交通安全保駕護航。經過大家不懈的努力,不斷提升了中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
總而言之,我們從學校現狀出發,分析學生存在的交通安全問題,采取有效的改進策略,加強交通安全教育,讓學生自覺遵守交通法規,達到“教育一名學生,帶動一個家庭”的目標,全社會合力,共抓齊管,形成教育合力,不斷提高中學生交通安全意識,從而促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