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愛萍
(河南省許昌市南關村小學 河南 許昌 461000)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與學說普通話相結合。”剛入校的兒童,往往把學習和游戲混為一談,即使在接受任務時,也總想把任務變成游戲,他們感興趣的是學習活動的過程,而不是結果和目的。另外,他們正處于好動、注意力持續時間相對短暫的特殊年齡。因而,漢語拼音教學宜以趣味教學為主。
新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科書從兒童的年齡特點出發,結合漢語拼音教學內容,繪制了許多幅美觀、活潑、新穎、富有吸引力的“情境圖”和“表間表形圖”。教學每一課拼音字母時,都可通過指導學生觀察生動、有趣的“情境圖”導入新課。如教學第二課“i、u、ü”時,我先讓小朋友們在優美活潑的少兒音樂聲中觀察動畫投影情境圖,指導他們邊觀察邊說說圖上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在干什么?這樣,一下子就把全班小朋友帶入愉悅的情境之中,個個興趣盎然,邊看邊說。一個小朋友勇敢地走到講臺前,拿起教棒指著畫面說:“圖畫上有大烏龜、小魚、小螞蟻”。有個小朋友說是老烏龜,另一個小朋友很形象地說“烏龜伯伯、小魚姐”。我趁機問道:“它們在干什么?”這時小朋友們情緒激昂,紛紛舉手發言,一個小朋友眨著大眼睛很自信地說:“烏龜伯伯馱小螞蟻過河,魚兒姐姐笑小螞蟻是膽小鬼。”我帶頭為他鼓掌,這時再配以語境歌讓小朋友們讀:小螞蟻,要過河,烏龜伯伯把它馱,魚兒見了笑呵呵。接著由小螞蟻的“蟻”引出單韻母“i”,烏龜的“烏”引出單韻母“u”,小魚的“魚”引出單韻母“ü”,告訴學生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漢語拼音第二課。(打開課本)這樣一來,學生們自然而然地進入了情境之中,對抽象的“i、u、ü”也由不感興趣到想認識它們了。然后,再借助“表音表形圖”指導學生讀準“i、u、ü”的讀音,認識它們的形。如怎么樣記住“ü”的樣子呢,我先讓小朋友們觀察圖畫,讓他們說說“ü”像圖畫上的什么?一小朋友說“ü”像金魚頭,兩點像金魚的眼睛;還有小朋友說“ü”像大魚頭,兩點像魚吐出的水泡泡。我表揚了大家,同時也認識到用圖畫記憶真好。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描出圖中與字母相似的地方。這樣,通過“看圖——述圖——描圖”在兒童的大腦中深刻地印上了拼音字母的圖式。看著孩子們在愉悅的情境中被激發的高興勁兒,我從心底感到快慰。這樣,有步驟地盡現教學情緒,引導小學生帶著興趣和關注去觀察自然界的事物和現象,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增強了教學效果。
人教版語文實驗教材,致力于構建開放的、富有的活力的教材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所以在教學中應讓學生嘗試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評選最佳合作獎。如在教學前鼻韻母an、en、in與聲母相拼音節時,先示范教學第一組(邊翻滾動卡片邊拼),然后給每一組發兩張滾動卡片,讓小朋友們用剛才的學習方法自學,每組由小組長負責,發揮小組合作作用,比比哪組小朋友團結合作得最好,評出“最佳合作獎”。學生自學后教師獎勵大家:“最佳合作獎”到底屬于哪一組,趕快來比一比。要求:小組長負責舉卡片,小組成員齊拼讀,其他小組評,相互評,最后評出結果。再如教學“ai”四聲時,先讓小組成員合作學習,一小組拿著卡片“ai”,做聲調手勢,其他小組成員讀。然后小組與小組之間比一比。要求:小組長負責拿卡片,做聲調手勢,小組成員齊讀,其他小組評,最后評出“最佳合作獎”的小組成員那燦爛的笑臉,我的心中也不由升起一種成功的喜悅。利用學生的好勝心和表現欲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合作探究,真正使學生成了課堂的主人。
學生對兒歌、順口溜比較感興趣把字母的音、形、聲調、標調規則等編成兒歌或順口溜,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最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特別是學生自編兒歌或順口溜既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又滿足了他們的表現欲。如在教學“q”是,我啟發小朋友:誰能編兒歌來記住它。一個學生說:小氣球qqq,小氣筒qqq,像個“9”字qqq。再如在教聲調時,我先在黑板上張貼出四個用紙片剪成的聲調,然后說:“小朋友們,我們來玩小白兔開摩托車的游戲,看看每個聲調分別像摩托車在哪兒行駛?”邊開邊唱順口溜:一聲高高平又平,二聲就像上山坡,三聲下坡又上坡,四聲就像下山坡。標調規則對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太抽象了,教師可通過讓學生誦讀“有a不放過,沒a找o、e,i、u并列標在后”,這樣學生輕而易舉地就記住了。編唱兒歌形象生動地讓學生掌握了知識,做到了“樂中學”。
做游戲是兒童最喜歡的活動,也是開發智力、發展語言、活躍生活、強健身心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教學漢語拼音時,教師應組織形式多樣的游戲,來激發孩子們的求知欲望。如摘蘋果:樹上掛滿蘋果(自做的教具),所學字母貼在一個個蘋果上。老師念一個字母,指名讓學生摘下來,如果正確,請他做小老師帶全班同學讀一讀。捕氣球:老師把準備好的氣球置于講臺,指名讓學生讀出氣球上所顯示的音節,讀對的就把氣球送給他,不對的則把氣球放飛,氣球落到誰的跟前,誰就拼讀上面的音節,拼對的,氣球就歸他,不對的繼續放飛氣球,直到有學生拼對為止。小猴推卡片:三個小朋友面前分別掛著一個聲母、介母、韻母,保持一定距離,站成一排,讓兩個帶著小猴頭飾的小朋友從兩邊把他們迅速推到一塊,來教學三拼音節。游戲教學,真正做到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激發了他們的興趣,達到了“玩中學”的效果。
教學中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一起開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對話和活動,變知識的單向傳授為師生互動學習,便課堂教學成為有趣的游戲和活動,教師和學生成為學習上的親密伙伴。同時,轉變學習方式,提倡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主動獲取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