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斌
(西藏日喀則市特殊教育學校 西藏 日喀則 857000)
近年來,以多媒體、網絡教育平臺、信息接收終端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中得到了廣泛應用,改善了課堂教學的氛圍,為課堂帶來了活力。就信息技術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情況來看,一方面促使教師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他們可以通過使用多媒教學設備對知識進行概括、提煉,讓學生通過現代化的工具接收知識,學生在這種新奇感的推動下更有學習興趣;另一方面,教師使用信息技術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多媒體課件包含圖片、文字、音頻和視頻多種元素,比教師在課堂上單純的口頭講授更能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教師在課件演示的基礎上,對重難點知識加以講解,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更高,從而獲得更高的課堂教學成果。
首先,特殊教育網絡平臺效能不足。信息化技術的發展推動了教育類網站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這些網站上匯聚了大量的教育資源,目前,大部分特殊教育網站更加傾向于向特殊教育提供法律、法規、規章等方面的解讀分析,關于特殊教育人群所需的學習內容卻相對較少,并且,掌握大量特殊教育資源的單位往往是學校或科研單位,這些資源只會向小范圍群體開放,彼此之間缺乏交流聯系,導致資源無法實現共享,利用效能低下。其次,教師使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欠佳。特殊教育的教師大部分沒有經過專業教育,對特殊學校學生的真實情況和學習接受能力了解不夠,尤其是在經濟落后地區的鄉鎮,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文化水平不高、年齡較大,對特殊教育的認識比較片面,認為只要照顧好學生的生活、教會他們簡單的知識和生活常識就足夠了,對學生的長遠發展缺乏思考,教師自身使用信息化教學設備的能力不強,上述一方面的因素導致教師無法在教學中很好地使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為學生講解知識。最后,可供特殊學校使用的信息資源匱乏。特殊教育是針對少部分特殊人群開設的,從我國特殊教育的發展情況來看,特殊學校的數量并不多,學校規模小,與其他教育機構和部門的聯動性不夠,能夠享受到的教育資源和社會資源有限,一些優勢資源首先分配給了中小學,特殊學校的信息化改革經費、現代化教學設施設備引進滯后、懂信息技術的教師較少,經濟資源和人才資源匱乏是特殊教育在實現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普遍問題,這一現狀難以保證特殊教育質量的提高。
首先,加大網絡教育資源的開發。除了在課堂上使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手段之外,特殊學校和教師還應將目光伸向課堂外,在網絡平臺上為學生尋找優質的教育資料。在國家和社會提供的資金保障下,特殊教育學校應與網絡公司合作,開發專門的特殊教育網站,使其成為匯集特殊教育資源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學生可以自主學習知識,教師也可以在這些平臺上獲取信息和知識,在提升自身能力和素養的同時,為更好的教育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應加強對特殊教育技術開發的重視。著眼于未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趨勢,信息技術對教育的滲透力會越來越強,加強特殊教育信息技術的開發勢在必行。一方面,政府部門應加大在特殊教育技術開發方面的經費投入,適當調整教育經費的支出比例,向特殊教育領域傾斜。另一方面,則要加強對特殊教育信息技術開發公司的扶持,為其提供一定的優惠政策,鼓勵這些企業開發出更多適合特殊教育的信息化教學手段,提升特殊教育的質量。最后,加強專業特殊教育技術人才的培養。教師是特殊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加強特殊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就要加強大專院校特殊教育專業的設置,增加招生數,提高辦學層次;同時在師范院校或綜合性院校開設特殊教育專業,擴大培養數量;普通師范院校和綜合院校的師范專業都要開設特殊教育的專業課程,并作為必修課;以及將特殊教育專業招生調整為提前志愿錄取批次,優化生源質量;并探索推進特殊教育教師的定向培養機制,加強支持保障,著力培養特教教師。
特殊教育是教育體系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特殊教育的開展,為殘障人群提供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權利,而信息技術在特殊教育中的應用,轉變了特殊教育的教育模式,提高了其教育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