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珺
(四川省成都棠湖外國語學校 四川 成都 610225)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現代教育進步的表現,從小學開始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和法律意識有利于學生人生價值觀的樹立。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已經成為了教師教學的目的之一。在道德與法治教學過程中尋找自主學習的途徑和方法能夠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首先就要讓學生具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學生只有培養起自主學習意識才能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和課后作業的完成不同,需要學生要有良好的學習認知,有較強的自制力,還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所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離不開學習意識的培養。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首先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自主學習的優勢和好處,要想讓學生自主學習就要讓他們了解自主學習的優勢,培養起學生適當的競爭心理。其次,要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學習內容,自主學習和課上教學不同,是需要學生自己研究和摸索的,沒有老師的講解就沒有學習的方向,所以想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意識,就要在前期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我們選擇道德與法治這門課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就是這個道理,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是故事與理論相互結合的課程,其中的很多案例能夠吸引學生閱讀下去,對學生學習意識的培養起到了推動性的作用。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在課堂上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做好自己與學生的定位,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大膽的放手,學生能自己學的就不課堂講解,學生可以理解的就由學生來分享,學生不能理解的,再由老師解疑答惑。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僅僅指的是老師的相關思想,更要培育學生的主體意識,學生只有樹立起強烈的主體意識,才有利于自主學習意識的建立。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就是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通過學生參與課堂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通過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力來推動它們主人翁意識的建立。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可以讓學生通過提前的預習進行課上案例分享,讓學生根據課本內容來對教材中的案例進行分析,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還能夠刺激學生持續思考。
道德與法治課堂是相對比較開放的課堂,對于學生來說,心理和生理上都比較放松,所以思維能力也會更加的具有發散性的特點,所以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豐富教學方法也是為了豐富教學課堂,老師應盡可能的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讓道德與法治的課堂與眾不同,才能讓學生念念不忘,才能讓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豐富教學老師首先可以借助教學設備,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多媒體課堂、網絡課堂已經走進了我們的生活,所以在小學教育中也不例外。其次還要不斷地開展實踐活動,道德與法治的課堂是和生活非常接近的,無論是教材中的案例還是老師講解的注意事項都與生活息息相關,所以道德與法治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自主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在學習“以禮待人”這一課時的時候,可以從尊重他人的方面進行講解,比如可以讓學生討論“公交車上能不能大聲喧嘩”這個問題,讓學生明白影響他人是不尊重他人的一種表現,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禮貌待人,最后鼓勵學生們在課下進行實踐調查,并在下周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上進行分享,看看我們身邊還有哪些不文明的現象呢?你有沒有做過不文明的事情呢?讓學生們在課堂上積極討論,同時實踐調查也是豐富教學方法的一種形式。
小學生可能對于一些熱點事件關注度并不高,所以對道德與法治教學的開展也有一定的阻礙性作用,我們開展道德與法治課堂,就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從現實世界中總結人生道理,所以課堂開展離不開熱門事件的分析,對熱門事件分析,單純憑借課本上的知識點絕對是不夠的,所以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討論不僅能夠拓展學生的視野,還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看待事情的角度和方法,所以課堂討論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講“責任”這一課時的時候,可以從新聞上的熱門“機長帶女友進入駕駛艙”這個事件入手,這名機長將親人帶入駕駛艙,完全不顧乘客的生命安全,并抱有僥幸心理,這個現象你怎么看?鼓勵學生大膽討論,在討論過程中,學生會處于一個主動思考的過程,在表達自己觀點,或者回答問題的時候會凸顯自身的主動性,很大程度上幫助了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培養。
小結
自主學習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道德與法治課堂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明德識禮的過程,結合課堂的現實情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地在教學過程中尋求新的教學方法,從而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