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兵
(貴州省仁懷市九倉小學 貴州 仁懷 564509)
在當下,熱鬧的語文課并不少見。在許多語文課堂上,教師激情四溢,學生小手高舉,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但是,細想一下,這“熱鬧非凡”的景象背后,似乎掩蓋了什么。試想,如果學生的回答,答案就在書上,照念不誤,即使應答如流,又有何價值?如果課文的朗讀,總是那幾個優(yōu)秀的學生“表演”,眾多學生作壁上觀,如此朗朗書聲,訓練作用何在?如果透過現(xiàn)象去評判語文教學的得失。我認為,語文教學真正的核心素養(yǎng)是思維的碰撞(即教師與文本、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思維碰撞)。只有讓思維碰撞起來,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真正的讓語文課“熱鬧”起來。
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遠的。所以,教師要使學生有所感悟,教師自己就得有感悟;要使學生能體驗,教師自己得能體驗;要使學生受感動,教師自己就得受感動。只有當教師了解了編者的意圖,與文本有了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時候,學生才能受到真正的受到熏陶和感染。如我在執(zhí)教部編版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只有一個地球》時,我認真的對教材進行解析。“只有一個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huán)境會議提出的響亮口號。作者以此為題,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呼吁人類應該珍惜,保護地球。從中,我感受到了自己也是作為這個地球的一員以及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承擔責任和義務。帶著這份責任,我認真的研讀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和收集了許多破壞環(huán)境及由此帶來災難的圖片。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每一位學生都希望自己的成績和優(yōu)點得到教師的認可與尊重,特別是小學學生。因此,作為教師,在課堂上應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并不得吝嗇自己欣賞之意及贊賞語言。因為它能給學生帶來極大的鼓舞,也能讓你的課堂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我曾接到過這樣一個學生,他是我們學校出了名的“名人”。因為他和自己的班主任及眾多老師都發(fā)生過口角,從來不上交作業(yè),一副玩世不恭的態(tài)勢。由于他的班主任老師實在管不住,最終我收入了自己的門下。他一到我班,就給我來了個“下馬威”——沒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就直接走進教室,找到最后面空著的座位坐下。當時,我的肺都給氣炸了。但是,我認為此時我不能發(fā)火,否則場面我更難收拾。就這樣,我糊里糊涂的把這節(jié)課上完了。上完課后,我也沒有及時去找他,而是等到下午吃完飯后,我把他帶到了學校花園里。開始了發(fā)自與他內心的交流。通過交流,我知道了他的具體情況。他是一名單親留守兒童,家中就只有只管吃飽穿暖的爺爺。而學校里,由于成績不太理想,老師不太關注他,同學排擠他。因此,他覺得自己的自尊沒了,學習也無所謂了。當我說:“要是今天你是老師我,而我是你,你的這種表現(xiàn),你能談談感受嗎?”他頓時低下了他那“高傲”的頭。此時,我知道我已經(jīng)觸碰到了他的心靈,也知道了他的本性。通過這次談話,我們搭建起了心靈的橋梁。從那以后,我的語文課他不再打瞌睡、不再擺龍門陣、也不再默不作聲,而且還常常看到他那高舉的小手。經(jīng)過半學期的學習,他的各科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而且還作為優(yōu)秀足球遠動員代表學校參加了“仁懷市小學生足球運動會”。他的事例也激起我們班許多同學的思考。
孔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因此,語文教師要記得擺在第一位的不是讓學生記住別人的思想,而是要引導學生如何去思考,讓他們在思考中主動去獲取。在執(zhí)教《只有一個地球》時,我抓住宇航員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時發(fā)出的感嘆:“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這主線開展教學。當我引導學生圖文結合開展地球“太可愛”的教學時,學生們也不由的驚嘆,我們的地球真的太美觀了,而且他們還利用了許許多多贊美的詞語來贊美它。在教學“太容易破碎”時,學生們覺得那些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的毀壞和浪費與他們沒有半點兒關系,離他們也很遠。但是,當我出示我們的母親河——九倉河及各種環(huán)境破壞昔日與今日的對比照片時,學生們頓時目瞪口呆了,一個二個的“花容失色”,課堂也從最開始你一言我一語的“熱鬧”場面變得安靜起來。此時此刻,我接機引導學生將自己想說的話用本子記下來。短短的五分鐘,學生寫了許多,有關于平時看到的破壞環(huán)境的、有建議如何進行環(huán)保的、也有發(fā)出倡議的……
我知道,此時的他們所寫的及所想的,是他們的真情流露;是他們真正的思維上真正的碰撞。最后,我引導學生舉行了一個關于加入“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的宣誓活動來結束了本節(jié)課。
在課堂上,我們不求表面的“熱鬧”,而要講究學生思維的碰撞。只有這樣,才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xiàn)課堂的有效性。每堂課都有效了,我們的教學自然就高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