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德浩
(江蘇省外國語學校,江蘇蘇州 215104)
中考物理復習旨在通過復習活動,讓學生構建初中物理知識,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物理基本概念的認識,使其形成探究的基本技能,進而提升其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但當前中考物理復習教學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如學生經常被教師的預設牽著鼻子走,沒有機會思考自己的問題,也沒有辦法在復習課上通過提問解決疑問,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的“灌輸”;部分教師課堂隨意性較大,設計的知識遷移和銜接的內容較多,復習針對性不強,導致學生課堂思維混亂,達不到很好的復習效果。
任務型教學是一種以培養和發展學生主體性為主要目標的教學方式[1]。因此,如何在中考物理復習中更好地應用任務型教學及在教學活動中應注意哪些問題,都是教師在實踐中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下面,筆者以“功和功率、機械效率”的復習為例,結合自己在中考物理復習中的一些做法,談談對任務型教學的幾點認識。
中考物理復習需要學生對基本知識進行有效的運用和延伸,系統性較強,所以教師的備課必須細致、周到;而且任務型教學開放性強,學生會向教師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教師應在課前花更多的時間進行備課。備課最重要的是“備學生”,因為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最終體現還是在于學生。所以,追求任務型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就是了解每位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根據學生間的個性差異來進行科學分組,因為科學分組是任務型教學的基礎[2]。
例如,筆者在帶領學生復習“功和功率、機械效率”時,就按照知識塊“功”“功率”和“機械效率”將學生分成三大組,而每一大組又分成兩個小組,如“功”組就有“功1”小組和“功2”小組,這樣學生就被分成了六個小組。每一小組都有兩名學習能力較強、思維較活躍的學生,這是為了保證任務能順利完成,同時帶動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行交流討論。每個小組還有一名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小組長,負責任務過程中的分工及協調。
筆者這樣分組的方式主要考慮了以下幾點:第一,每個知識內容都有兩個小組同學進行,這樣既可以小組內討論又可以進行小組間的交流;第二,兩組學生完成同一任務,可以增加活動的趣味性和競爭性,看哪一組完成得更好;第三,每組學生個體學習能力存在差異性,這能讓部分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得到組內同學的幫助,同時增進同學間的情誼,營造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
任務型教學的課堂首先應呈現任務,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習知識、進行技能訓練。這樣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強化學生的學習動力,還有利于體現任務的實踐性[3]。所以任務的設計是否合理、有效,就成為任務能否完成的關鍵。教師應注意任務的設計必須兼顧趣味性、互動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和可拓展性;同時還要考慮學生的需求,充分了解學生想做什么、會做什么和該做什么。
根據學生的能力和個性特點,教師可給每組設計兩類任務:基本任務和拓展任務。例如,“功”組的基本任務就是“功的定義、單位、公式及其他與功相關的知識點”,其拓展任務就是“舉例說說不做功的情況有哪些”。基本任務是教學目標要求學習的基礎知識,而拓展任務則是對基礎知識的實際應用和延伸。學生討論的焦點集中在估測實驗的可操作性及最終表達式的規范性上,很好地體現了任務型教學的優勢。
任務型教學,是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通過學生與他人交流和互動來實現提升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目標[4]。互動的一般模式為激發—回答—反饋。在“任務型”活動中,激發主要來自學生之間,在這個活動中,學生是主體,他們通過交流、合作、自主探究完成任務。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闡述自己的觀點,并進行討論反思,從他人的反饋中來培養自己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在實踐中,有些小組并不能針對任務馬上討論或活動起來。這時,教師應發揮自身引導者的作用,通過走進小組了解情況,及時地激發學生討論問題的激情,并適時鼓勵學生相互回答交流,盡可能地幫助學生完成任務。
如果每組只完成自己的任務,那么該組學生就只會較好地掌握本組任務的內容與目標,這樣就體現不出任務型教學方式的優勢。實際上,任務型教學除解決問題任務外,還包括匯報反饋任務。
在學生討論完后,教師可以讓每個小組在小組長的協調下匯報工作,同一大組的兩個小組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相互補充,以達到共享復習成果的目的。學生從自身的認識角度進行匯報,這樣的方式能使其他學生更容易接受,從而達到更好的復習效果,也保證了學生復習的完整性和整體性。最后,教師可以采用“任務轉換”讓學生練習例題。例如,任務討論時的“功”組,將完成“功率”例題和“機械效率”的鞏固練習,這能保證復習內容得到有效的補充和完善,也讓任務型教學的形式更加多樣化。
通過對中考物理復習中任務型教學的實踐探索,筆者取得了一定的收獲。第一,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使死氣沉沉的復習課堂充滿活力。第二,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在筆者的鼓勵下,自覺地擔當起了“小教師”的角色,主動幫助學習能力較弱的同學。部分學生在發揮榜樣作用的同時,也給其他學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第三,在小組內,通過互幫互助,一些學生的成績得到了明顯改善。優秀學生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進一步整理了自己的知識系統,完善了自己的思維模式,也使自己更加優秀,提高了學習成績。
將任務型教學應用到中考物理復習中是一種嘗試,所以教師必須在實踐中不斷反思、不斷改進和優化。當然,在實踐中也要避免出現以下幾點誤區:第一,教師不能片面地追求“任務”的形式,而不給學生充足的解決任務的時間,絕不能將任務型教學流于形式。第二,組內有分工,不然容易出現學生各自為政,難以實現深層的交流與碰撞。同時教師應注意組內不能出現組長或學習成績優秀者過分占據主動權,而忽略了幫助其他同學的情況。第三,教師不能隨意否定學生的觀點,不以所謂的固化答案來評定小組討論交流所得的各種結論,因為教師在任務型教學活動中,只扮演著引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
教師如果能多一點研究,多一份思考,遵循教學活動的規律,兼顧學生的認知能力,以最適合的方式進行中考物理復習教學,就能使復習發揮出最大的作用。而任務型教學的有效應用,在實現復習方式多樣化的同時,提高了學生主動復習的積極性,達到了預期的復習效果,同時促進了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能力的提升。相信學生能在充滿創造性氣息的課堂汲取到更多的養分,享受到更多的樂趣,從而進一步領略到物理知識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