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月英
(江蘇省靖江市團結初中 江蘇 靖江 214500)
語文作為一門培養學生情感,提高學生素質的學科,無論是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還是對學生的人生發展上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有意識的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們創造自主合作的條件和機會,要不斷的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豐富自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及時的引導和輔助,以便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合作能力,幫助學生進行積極向上的成長。
所謂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就是指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調動自己的主體動能行,在合作中自主探討、自主學習、自主研究,以便可以深化自身的學習效果。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施行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走出“老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局面,學生不再是學習的機器,他們有了靈魂,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見,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得學習的成果,找到學習的價值,這樣能夠很好的滿足學生自身的參與欲望和表現欲望,有利于調動學生對語文這一學科的探究興趣。[2]另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施行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可以鍛煉學生的自我發現、自我思考、自我總結的能力,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有助于學生積極向上的成長。最后,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合作不僅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更是一種智慧。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施行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可以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意識到合作的精神所在,明白合作的力量,這樣可以極大地改變學生“自己為是”的驕傲自滿思想,有助于幫助學生將來更好地融入社會、融入集體,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很多初中語文老師已經意識到“自主合作”模式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并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施行和貫徹,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教學效果甚微,經常存在著“重形式、輕實質、無實效”的現象,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2.1 學生的自主性受到限制。在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中,深受“應試教學”的影響,很多老師為了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加快課堂教學進度,依然采取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在課上,老師會不竭余力地把課本的思想、自己的領悟灌輸給學生,處處體現了“老師好教”。課堂自主學習完全是走過場,是形式主義,并沒有鍛煉到學生自己的理解、學習能力。學生的“好學”沒有得到體現,學生的學習步伐是完全按照老師設置好的步伐前進的,學生的自主性受到了限制。
2.2 自主合作時機不當。在很多的初中語文教學課堂上,老師沒有很好的立足于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況,為了一味地迎合教學方針的改變,追求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在沒有立足于學情的情況下,就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的學習,這樣只會造成學生的自主合作效果甚微,純屬就是浪費上課時間。
2.3 自主合作模式不科學。自主合作模式是有一定的科學性的,其要求分組合作要按照“合理分配、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目的是為了能夠讓學生之間互幫互助,以優帶差,幫助學生們共同進步、共同成長。但是在初中語文的自主合作教學模式中,經常出現老師臨時按照班級的前后座位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這樣雖然使合作活動的開展更加的簡便易行,但是卻違背了優勢互補的合作初衷,很多小組的合作情況,尤其是學習成績都比較差的小組,會感覺到壓力。
2.4 自主合作規則不清晰。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是在實際的初中語文自主合作模式的教學中,老師經常忽略規則的制定。在課堂中經常出現:討論過程看似熱火朝天,實則學生之間根本就沒有討論,只是在說閑話;或者即使同學之間進行了討論,但是占主導地位的一般是優等生的情況。歸其原因則是,自主合作之間缺少規則,缺少明確的合作責任落實制度。
2.5 自主合作時間經常不足。“合作像過場,學生像看客”。在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中,很多老師雖然給了學生們自主合作的機會,可是學生們合作的時間確是非常短暫的,有時學生們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得到合作的結果,就被老師草草的結束。這樣的自主合作學習根本就沒有達到效果,只會挫傷學生們的合作熱情。
3.1 歸還學生主體地位,落實自主合作模式前提。《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課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在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改變以往陳舊的教學理念,要有意識的歸還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善于利用一些教學方式方法,調動學生的自主學習動能,這是落實自主合作模式的前提。例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采取“問題導入法、情境教學法”等,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幫助學生能夠順利的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具體事例如下:在學習八年級語文上冊王維的《使至塞上》這一首古詩時,老師可以立足于學生以往學過王維的古詩和學生自身的古詩儲備量這一實際情況,用問題導入法,來有目的的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學習,如:在學習這首古詩之前,老師可以給出幾個相關的問題:“王維的生平?王維的事跡?王維的古詩有哪些?等等”,并鼓勵學生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探討,然后,老師可以隨機抽取每個小組中的成員來進行回答,(以避免課堂變成成績好的學生專場情況的發生),其中回答的最正確、回答的最多的一組獲勝,并對該組進行表揚。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歸還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激發了學生們自主學習的動力,而且還能在強化學生的知識儲備量的同時,讓學生們感受到合作的喜悅,這有利于自主合作模式的有效落實。
3.2 科學分配自主合作人員,完善自主合作學習效果。在自主合作模式中,學生的自主合作分配情況非常重要,老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認知水平、成績情況、性格特點、綜合素質等多方面的因素來進行學生的合理分配,以便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自主合作學習中起到作用,得到成長。[3]例如:在實際的初中語文自主合作模式的教學中,老師要按照上文中提到過的“合理分配、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根據自己對學生性格的了解情況、學生的課堂表現、學習情況等對學生進行多樣化地初步的分組,每組的人數控制在4到6個人,(組內人數太多,學生們的意見不好達成統一,組內人數太少,失去了分組的意義),然后,學生們可以根據老師的初步分組情況,進行及時的意見反饋,說出自己不滿意的地方,老師再根據學生的反應情況和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及時的調整,以便可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夠找到適合的小組。最后,老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們給自己所在的小組起一個名字,增強學生的歸屬感。以此為基礎,以后在進行自主合作學習的時候,學生們就可以按照上述的分組情況來進行自主合作討論,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們自主合作學習的效果,能夠使得學生們更加深入地合作學習。
3.3 明確自主合作規則制度,確保自主合作學習順利。自主合作學習既是學生認知的過程,也是活動的過程。俗話說:“巨匠是在嚴格的規矩中施展他的創造才能的。”在自主合作模式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要向學生明確自主合作學習的規則、制度,以便使合作過程更加地高效、順利。具體的規則如下:在合作過程中,要學會傾聽,不能隨便地否定他人,自己在進行表達時要講事實、有依據;在合作過程中,要保持自己獨立思考,不能只是一味地依靠其他組員的意見;在自主合作過程中,發言要圍繞中心問題,言簡意賅,有條理,不能東拉西扯,不著邊際,浪費合作時間;在合作過程中,要學會團結同學,互相幫助;在合作過程中,每個人都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機會,如果有組員回答錯誤時,不可以嘲笑別人,攻擊別人,要學會尊重他人;在合作過程中,要明確小組長的人選,要根據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分配學習任務,要讓每個組員都能各得其所,等等。通過制定、明確相關的自主合作規則,可以有效地保證自主合作的順利執行,可以有效地提高自主合作的效率。
3.4 保證自主合作時間充足,深化自主合作學習進度。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情,要想幫助學生更好地實施自主合作學習,教師就不能獨攬時間支配權。在實際的初中語文自主合作教學中,老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自主合作時間,讓學生能夠充分地閱讀課文,充分地思考、討論、論證、感悟、體驗。這并不是對教學時間的浪費,恰恰相反,這樣可以加深自主合作學習效果,可以使學生的合作更加的深入、具體。另外,在自主合作學習的背景下,教師的角色也應該是合作者,在學生自主合作討論的期間,老師也應該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自主合作中去,要對學生的自主合作情況進行及時地觀察和指導,對學生的討論情況進行及時的引導和糾正,以便使學生的自主合作學習過程更加地快捷、順利。
綜上所述,自主合作學習是在新課標的不斷改革下提出來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4]在實際的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有意識地歸還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讓學生多自己進行思考、總結,要注意合作過程的有序性、規則性,以便可以使自主合作模式能夠順利的貫徹落實,進而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