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陳娜
(蘇州高新區實驗小學校教育集團 江蘇 蘇州 215000)
在新型的課程目標改革背景下,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嚴格遵守《英語課堂教學標準》,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動力。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徹底打破傳統英語教學的弊端,向學生們傳遞英語學科的重要性,讓學生們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英語課堂學習中,為以后的綜合發展打下基礎。本文將針對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展開探究。[1]
小學教師和學校教育十分重視學生們的應試成績和升學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經常采用“填鴨式”和“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很多教師經常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們采用命令的口吻,學生無法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尊重,所以容易對教師產生逆反心理,導致無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英語教師還沒有徹底滲透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會將忽略學生的情感接受。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本著“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對學生使用正確的教學方法,注重對學生們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結合英語學科的語言性特點進行情境教學,幫助學生們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為學生們以后的綜合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2.1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想要讓情境教學發揮作用就要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情緒,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自然就能夠主動的對相應的英語知識進行探究。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主動構建,比教師單一的知識灌輸效率要高得多。學生的主動學習,會使學生更好的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感受英語的魅力。因此在情境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通過新穎的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2 切合學生學習需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情境教學方法出現在教師的眼前,教師要明確課程導入環節設計的目的: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因此在設計情境教學環節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從教學的最終目標出發,來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情境。有效的情境教學,要為學生明確學習任務,讓學生了解到相關的知識,為本次教學做好鋪墊。
2.3 設置學生學習懸念。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只有對學習內容產生好奇心,對學習產生疑問,才能夠借助這種質疑的心理,來不斷對英語知識進行探究。所以在進行情境教學的設計過程中,教師不斷需要為整節課的教學明確方向,還需要注重情境的創設,借疑促思,使學生通過情境教學,對整體的學習內容產生疑問,從而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深入學習。
3.1 采用直觀的肢體語言進行情境教學。小學生處于對所有新奇事物感到好奇的年紀,在課堂上很難集中注意力。但是小學生心理有著模仿下的渴望,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借助模仿直觀的肢體語言讓學生學習英文單詞,通過模仿環節加深學生們對英語單詞的印象。這樣一來,學生們會在課堂學習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處于勞逸結合的課堂學習中。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六年級英語上冊第一單元《The King’s new clothes》的Fun time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發揮想象,拓展國王、騙子和小男孩的對話,帶領學生引入舊知,讓新知與舊知融合。之后教師為學生們準備簡單的工具,如皇冠和披風,讓學生進行戲劇表演,比一比哪一組能用更豐富的語言,將這個故事表演得惟妙惟肖。教師為學生出示動畫,讓學生去說,學生會加強自己的競爭意識,會專注的投入到課堂模仿中,進而加深學生對單詞含義的理解與掌握。[2]
3.2 采用游戲法進行情境教學。小學生喜歡游戲,英語教師可以抓住學生愛玩的特點,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們進行游戲活動,促進學生們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游戲活動會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魅力,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們設計游戲情境,讓學生們能夠輕松的掌握知識,并且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
例如:在學生學習六年級英語下冊第一單元《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組織“蘿卜蹲”的游戲,將學生們進行分組,讓小組中的每個成員分別代表lion 、mouse進行蘿卜蹲游戲,學生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需要牢記自己代表的英文單詞,也需要分清楚其他人所代表哪個動物單詞。再比如說:教師在教課過程中可以為學生們設置“猜猜猜”的游戲,教師課前將學生進行分組,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小組游戲來幫助學生進行學習。教師選擇讓小組成員完成你比劃我猜的游戲,另一個成員通過語言描述猜測是哪一種動物。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對全面性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小學生可以在游戲課堂上養成合作互助意識,對學生們的成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這樣一來,教師通過在課堂上創建輕松的情境幫助更快的記憶單詞,為學生學習英語樹立了足夠的信心。[3]
3.3 采用多媒體視頻進行情境教學。信息技術一直在不斷的發展,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很多學校課堂教學開始使用多媒體教學,英語中存在很多口語對話與學生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在課堂上可以多媒體的優勢為學生展示抽象難懂的語言情境,讓學生們能夠將聲音、文字和圖形結合在一起理解語言交際。除此之外,教師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能夠有效的減少板書口述時間,在課堂上可以相應的增加師生互動環節,為學生們營造出良好的生活情境。
例如:在學生們學習六年級英語上冊第二單元《What a day》的過程中,教師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刮風、下雨、晴朗、下雪的圖片,之后帶領學生一起學習如何詢問天氣的相關句型:How is the weather? 學生學會提問并且回答:It is rainycloudywindysnow。學生和教師一起處于生活情境中進行對話,可以更好的提升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教師利用英語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讓知識更加生活化。知識來自于生活,并且應用于生活。英語的口語交際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在課堂上的積極主動性,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
3.4 利用問題導入進行情境教學。在新型的教育模式下,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們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核心素養,使得小學生能夠更好的全面發展。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當中,通過質疑來引導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思考,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的對所學內容進行剖析。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全新的方式來為學生進行情境設疑,從而引發學生的思考。問題情境模式更加能夠引起學生們的好奇心,學生對于事物存在好奇心之后,會在問題中主動的找尋答案,在找尋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學生會對所學知識印象更加深刻,從而更加牢固的掌握英語知識,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學生學習六年級英語上冊第三單元《Holiday fun》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問題情境教學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提出問題:What did you do? What did he do? What did she do? 之后為學生們設計看圖提問,學生們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對本單元句式印象更加深刻,從而更加牢固的掌握英語知識。學生們通過思考總結發現這些句式的相同之處,自己歸納出規律,進而提高自己的歸納總結能力,使得全體學生能夠共同進步。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文本進行對話訓練,主要設計思路是通過聽的方式來獲取信息,學生進一步聽取了對話的細節,從中很好的總結出規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把這個問題情境教學的形式,激發學生的思考,并且引導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來了解英語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4]
3.5 利用微課進行生活情境教學。小學生比較活動好動,英語能夠幫助他們發展認知水平,并且為學生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小學生的個性獨立張揚,很愛表現自我,且競爭意識強。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借助微課創造生活情境,調度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激活學生的語言積累。現階段的英語課本強調英語知識的教學要與時俱進,并且英語作為一門語言本就是西方國家在生活當中用于交流以及信息傳遞的一種工具,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微課情境來達到與時俱進,并且從一些與學生現實生活息息相關的熱點話題入手,來引導學生的知識學習。例如:在學生們學習《A holiday album》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現實生活貼近,借助微課創設A holiday album的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本節課所學的內容進行談論。教師之后可以通過微課培養學生的熟練聽說,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所學內容,注重文化的滲透。
總而言之,小學英語教師應該運用新型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以強化學生們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為教學的主要教學目標。情境教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師需要以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為目的,為學生設計出合理的,具有趣味性的,引發學生思考的有效情境課堂。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激發學生們在課堂上的積極主動性,積極響應綜合素質教育的號召,讓學生們能夠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的發揮。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利用情境模式進行教學需要不斷創新,小學階段是學生們走入社會前最基礎的時期之一,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們學科素質的培養,為學生們以后的生活和工作做好鋪墊,使得學生們日后能夠在社會上得到良好的發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