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 翾
(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上寺臺回民小學,甘肅平涼 744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數學教育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無法滿足現代對人才培養的需要,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升。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在保證學生學會基本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深層次地體會到教學中的情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傳統教育中枯燥和乏味的現象[1]。其教學目的在于喚醒學生,發揮激勵和鼓舞作用。好的教學方式能夠打通師生之間的隔閡,讓學生在情境中渴望學習,提高其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自身的思維方式。所以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創設數學情境就顯得格外重要。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數學教師仍采用傳統的單一學習、復習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些基本的數學概念和公式,導致學生不能深層次理解知識點,甚至有些教師認為學生只要能夠解答問題就達到了教學目標[2]。在教學中,很多教師不重視對公式和定理由來的講解,只是對一些結論進行概述,然后強制要求學生記住定理公式,加之數學本身就是較為抽象難懂的學科,導致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變得枯燥乏味,學生甚至產生排斥心理。這種教學方式也會影響學生的思維方式,導致學生不能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無法激發他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導致數學教學質量較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對知識內容進行改革的基礎上,教學方法也成為教學改革的重點,然而一些較為偏僻的鄉村學校沒有真正實施新課程改革,教學方法也沒有得到改善,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3]。很多教師雖然提出了教學方法的改革,但受各種原因的影響,教學方式仍然單一。教師扮演課堂的主角,一味地講授課本知識,學生只是作為聽講者,充當做筆記的角色,課堂效率極為低下。這種現狀不僅導致學生自主性思考的能力得不到鍛煉,同時也無法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長此以往,學生會抵觸這門學科,甚至自暴自棄,影響著以后的發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趣的教學課堂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趣味性。缺乏趣味性的課堂很難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會影響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同時不利于學生自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及解決問題,甚至影響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很多教師在情境創設方面存在誤區,許多教師經常以自身的生活經歷來創設情境,殊不知這種方式完全和學生的生活脫離,起到相反的效果。教師應注意觀察學生的興趣愛好,了解學生的生活習慣,將學生的生活與課本內容相結合,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生活情境。若學生的生活經驗有限,教師就應在學生的間接生活經歷中找到情境,這樣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愛幻想是學生的天性,教師也可以將數學知識和超現實的情境相結合,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鼓勵他們積極思索,改善教學現狀。
生活是數學生存和發展的源泉,也是學生將知識付諸實際,檢驗知識正確性的重要場所。學生在自身的實際生活中感知數學,在生活中積累的經驗又對他們學習數學起到促進作用。教師利用生活實際創設情境,聯系課本知識,不僅能夠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用數學眼光看待現實問題的意識,能夠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從而更直觀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在知識的矛盾點創設情境。新學到的和已經學過的知識在結構上的矛盾,是產生思維變化的重要源泉,教師可以合理利用這一矛盾點,創設適當的情境,培養學生發現矛盾、解決問題的思維,從而使學生建立知識結構。
同樣,教師應抓住知識的疑問點創設情境。問題和答案的關系是不易被觀察到的交接點,學生容易對此產生疑問,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激情的因素之一。提出新的問題,才能使數學學科變得豐富。教師在知識疑問點處創設情境,能夠調動學生的思考探索能力,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主動將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建立知識和生活之間的聯系。
課上的學習是動腦環節,而實踐操作則是學生感性認知能力積累的重要途徑,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對概念、公式等知識的深層次理解。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靈活創設操作情境,鼓勵學生自己動手,鍛煉學生的思維方式,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身作則,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保證學生在主動探索的基礎上了解知識,然后結合教師指導,充分理解課本知識。
在操作情境中,整個過程都應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下完成,避免課堂枯燥現象的發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在動手過程中,學生能夠主動思考遇到的問題,在整個操作情境中,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共同提升。
一般說來,情境創設的載體分為平面靜態情境和多媒體動態情境。其中平面靜態情境可以通過圖畫、表格以及文字來展示,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結合課本知識和題型,選取合適的載體創設情境,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而將聲音和畫面結合的載體則需要通過多媒體,動態展示知識的由來,保證學生快速、準確地理解知識內容。
綜上所述,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創設多種情境,同時避免純理論的口頭講授,摒棄傳統教育的弊端。教師應充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鼓勵學生多動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躍課堂氣氛。教師應選取合理的情境,使知識變得通俗易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確保學生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