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國出臺《香港自治法案》以來,關于中國香港或中國將受到金融制裁的擔憂情緒和關注度與日俱增。作為經濟制裁的重要組成部分,金融制裁是美國在歷史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國家博弈方式,具有操作靈活、效果顯著的特點。新世紀以來,在金融全球化迅猛發展的背景下,依托美元霸權和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美國對外金融制裁的范圍不斷擴大,工具日趨豐富,能夠實現對被制裁對象的組合式、精準化打擊,“聰明制裁”特征凸顯。
從可能的制裁效果看,美國“高烈度”制裁中國的概率不大。與以往美國實施金融制裁的目標國家不同,中國內地的經濟體量具有全球性影響,又與歐美國家有著廣泛、緊密的經貿聯系(香港也是如此)。美國全面制裁中國內地或香港,最終結果很可能是兩敗俱傷。但美國很有可能針對個別金融機構實施局部、中等程度的精準制裁。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中美博弈日趨復雜的背景下,美國對中國的金融制裁可能剛剛開始,并將呈現“烈度較低、時間較長”的特征。對此,中國要做好戰略上的預判和預案,并納入到政策考量中。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