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江
(吉林省榆樹市土橋鎮光明學校 吉林 榆樹 130400)
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語文這門課程,不同于理科學科的邏輯性縝密,是需要靠平時積累從而不斷發展的學科。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可以為今后的學習奠定了基礎,所以相關的教育工作者需要尋找合適的教學方法來讓學生對于語文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對于語文知識的提高也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老師要能夠根據本班學生的學習特點來找到適合學生的方法來進行改進,從而讓小學生的語文能力可以有效提升,明白語文對于學生的重要之處,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
對于語文的教學,最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就是老師進行講解,學生被動聽課,這樣的教學方式單一刻板,不能很好的讓學生理解到語文的真諦,學生對于語文接受的來源只有課本,不能讓學生聯系實際,這樣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應當代新課標的要求,為不能符合學生更好的發展,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對于語文的熱情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培養,對于語文的學習效率也就不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從而滿足不了新時代的語文教學要求。
2.1 創設相關情境 培養學習能力。在語文的教學中,由于母語優勢的影響,語文以文字表達作為主要的教學輸出。小學階段的語文要求的就是培養小學生的拼讀,基本閱讀能力與寫作水平,還有詩詞的理解與掌握。在這個過程中,創設相關的教學情景就成為一種合適的方式,從而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的能力培養。老師要深刻領悟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對課堂進行合理改善,從而讓教學得到相應的提高。
例如,在學習李白的詩詞《靜夜思》的過程中,老師要想進行古詩的教學,就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在課前,老師可以先讓學生進行預習,并布置有關月亮的詩句的收集,讓學生對相關的內容創建一種學習的氛圍。在課堂上,老師可以利用視頻分析來為學生創設一個合適的情景,通過視頻的分析提高學生對于詩句的理解。然后老師為學生解釋每句詩中的重點之處,從而讓學生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為中心的理念得到提高。
2.2 提倡自主探究 完善語文能力。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提倡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作為以學為中心的主要方式,能夠讓學生提高語文的學習能力。在課堂上,老師要與學生共同交流共同進步,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提高對于書本內容的了解。老師要明確在課堂上以學生作為主體地位,構建以學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相關的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考慮到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化被動為主動,讓學生享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老師與學生同時進步,互相引導互相幫助,完善語文的教學。因此,老師需要突破固有的局限思維,實現教與學的統一,改變傳統教學的不足,提高語文的能力。
2.3 鞏固延伸提高 培養拓展能力。在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中,老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僅僅局限于自己講解,讓學生被迫進行知識的接受,在這樣的教學中,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就沒有很強的興趣。因此需要老師做出相應的改變,以學為中心的理念就應運而生。在課堂上,老師要做到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對于鞏固延伸要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將課堂上所學的內容進行一個整合吸收。在課后,老師要布置與本課學習內容相關的問題進行思考,從而培養學生對于語文的思維能力,根據大綱的要求進行語文教學的創新,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的學習。
例如,在《皇帝的新裝》教學中,老師可以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述安徒生童話具有的內涵,找到同類型的童話故事來進行對比閱讀,從而幫助學生全面的提高對于語文的理解能力。在課后,老師可以布置相應的問題來對學生進行拓展延伸,比如對學生進行分組來進行皇帝的新裝話劇表演,讓學生在排練的過程中對于文章內容有更好的詮釋,提高學生的領悟能力。
總的來說,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要求老師在新課標的要求下進行相應的理念轉變。以學為中心理念的提出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而言非常重要,需要老師接受并且運用在日常教學當中。在課改進行的過程中,需要相關的教育工作者完善教學理念,著眼于提升學生對于語文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培養主動學習的意識。在教學中,老師要把課堂交給學生,從而有效的創建高效的課堂,實現小學語文的改革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