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艷蕾
(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鼓樓小學 安徽 無為 238300)
整本書閱讀教學在近幾年已經逐漸走向成熟化,在如今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老師應用整本書閱讀的教學方法,能帶領學生進入更為廣闊的天地,相對于單篇閱讀而言,整本書的閱讀材料更為復雜、意蘊更為豐富,有利于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從而使得學生可以獲得更為個性化的閱讀體驗,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以此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因此,下文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談。一是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現狀,二是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策略。
雖然說老師和學生都已經逐漸認識到整本書閱讀的重要性,但在如今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也就是說,有很多老師和學生對整本書閱讀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老師和學生對整本書閱讀概念的認識不透徹;在如今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整本書閱讀的導向已經存在,但整本書閱讀的概念并沒有明確的標識出來,這就會導致老師對整本書閱讀的教學設計存在偏差,很多老師會認為整本書閱讀就是課外閱讀;其二,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并沒有落實到實處;很多學校雖然一直在提倡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但應試教育的影響還是非常巨大,語文考試通常只會考察單篇文章,而且整本書閱讀會耗費學生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沒有老師的引導,很多學生會很難堅持下去;所以說,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現狀是每個老師都應該致力于改變的。
2.1 閱讀前的指導。在小學語文的整本書閱讀教學中,老師要先對學生進行閱讀前的指導,以此刺激學生的各個感官,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可以愿意翻開書進行閱讀;那么,閱讀前的指導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大聲朗讀書本內容,讓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中把閱讀作為自己的精神需求,老師也可以向學生講述整本書最精彩的部分,引入懸念,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閱讀意識。例如在教學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魯濱孫漂流記》梗概這一節內容時,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對這本書進行整本書閱讀,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專門開辟出一節課來引導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在課堂開始的時候老師可以將這本書的封面作為導入環節,以此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
2.2 閱讀中的推進。對于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而言,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的過程也非常的重要,老師應該關注學生閱讀中的推進,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和心智都還不太成熟,那么小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老師就要注重學生在閱讀中的感受和收獲,并且指導學生應該如何閱讀,應該如何深入的閱讀,所以說,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就要專門開設閱讀指導課,在閱讀指導課中和學生充分的溝通交流,學生可以在閱讀指導課中提出自己閱讀中遇到的問題,老師可以在閱讀指導課中提出固定的話題,讓學生可以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更好的感受作品,也讓學生可以明確整本書閱讀的技巧以及方法,讓小學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可以更為順利的展開。
2.3 閱讀后的提升。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學生閱讀完整本書后,老師要為學生設置一個提升自我的環節,讓學生可以在閱讀完整本書后獲得一定的自豪感,那么,閱讀后的分享活動非常重要,老師要多為學生創設閱讀分享的機會,當然活動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比如閱讀論壇、閱讀交流會等等,以此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可以進入拓展閱讀的環節,以此促進學生養成持之以恒的閱讀習慣;在學生進行整本書閱讀到一定程度后,老師就可以引導學生開始讀寫結合,讓學生在閱讀完整本書后寫出閱讀感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學生可以是讀者,學生也可以是作者,學生也可以用作者的口吻續寫作品,以此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充分發揮整本書閱讀的教學價值。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整本書閱讀是非常重要的,老師要極力改變如今的教學現狀,讓學生可以有效的進行整本書閱讀,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整本書閱讀意識,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