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欽
(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育才中學 江蘇 南通 226300)
語文老師最清楚:最能體現學生語文水平的莫過于作文了。作文綜合體現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記憶力、思考力、概括力等,更體現了他的文字表達能力和思想水平。然而目前語文教學中較薄弱的一環仍然是作文教學,況且在作文教學中“教”(教師)與“學”(學生)兩個方面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荒謬的“誤區”,嚴重地影響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首先,談談教師方面存在的誤區:
較多的教師認為命題是無關緊要的,只要使學生在課上有得寫就行了,于是他們往往是隨選課文后面的一些習題,有時選某本教學雜志上的參考題,有時選上一年高考或會考題,更有時就在報紙上選一則材料,臨時拉進課堂作材料作文。這些隨意性的命題盲目武斷,缺乏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有序訓練,也違反了認知規律。目前語文課本中的一些作文題,如《堅持就是勝利》、《好學與成才》等,學生早在初中就寫過了,較難引發寫作興趣。另一方面,由于高考指揮棒的負效應,每年的高考作文題馬上就成了下一年學生作文的重要訓練題,殊不知,這種“馬后炮”完全打亂了科學訓練的系列性。
教師在長期的閱讀教學中總結了不少寫作的理論技巧,諸如“開門見山”、“鳳頭豬肚”、“畫龍點睛”、“欲擒故縱”等,并在作文課上指導學生運用這些手法,然而,實踐證明這些方法較難被學生有意識地嫻熟地運用到實際作文中去,講得越多,成功率越小。我們在寫作教學實踐中,往往發現學生未經具體指導而自己創作的一些隨筆,卻是那樣生機勃勃,充滿靈氣,這是為什么呢?我覺得這主要是“有感而發”。教師在這一方面缺少具體可行、操作性強的方法的有效指導。我們要總結經驗,體會學生寫作的酸甜苦辣,仔細揣摩學生寫作時復雜而微妙的心理狀態,讓學生放松緊張的心情,掙脫框框的束縛,真正寫出好的作文來。從根本上來說,寫作構思是一種創造性思維,更多的表現為發散思維,那種規定模式統一方法,本身是對創造性思維的一種壓制。
在作文教學中,批改是最花時間和精力的,是語文教師最頭疼的事。然而它又是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是教師與學生個體交流的好方法。由于種種原因,教師批改的方式以“下總批”為多,批語往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諸如“中心突出”、“結構嚴謹”、“語言流暢”等,這種評語是省時的,也是無效的,如果是較有特色的作文也如此評議,那么作者的積極性會受到嚴重損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靈敏的判斷和準確的評價,是深刻了解、影響、教育學生的重要心理品質,作文評語能充分體現教師的認識水平和辨析能力。所以,總批或眉批都要對癥下藥,客觀公正,也要“有感而發”。
我們發現,絕大多數語文教師采用的是給學生作文下總批的形式。其實,給學生作文寫批語,只能說是一種批改形式,而且也是比較陳舊、簡單的一種。作文秕改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實踐證明:“面批”是一種較實際的方式,它能使學生加深印象,刻骨銘記,效果顯著。而面熱身賽更要求教師必須作恰如其分、有感而發的評倫和切中要害的指正。另外還有學生的“自批、”“互相批”、“集體批”等形式,不拘一格,因人而異。總之要靈活多變,使學生容易接受。
作文評劉地,比起作文指導來,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它既是對上一次作文的評講,也是對下鎰作文的指導,確實是值得探討的課題。多數教師在一個勁講作文時,是以朗讀該典型作文為主要手段,然后給予贊揚或批評。贊揚的作文不管你如何“吹”,倒也無礙大局,只是批評的文章不太好處理。有些教師對學生要求過嚴,有時專挑學生的短處諷刺、甚至挖苦,以博哄堂大笑,以為達到了教學效果。其實這是非常錯誤的,這將誤導學生的寫作動機,認為寫作就是為了得到教師的看重和贊賞。許多作家在談到自己押寫作成功之路時,都談到得益于中學時代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朗讀了他的習作。興趣和信心是最好的老師,在這一環節上,教師需要要更锪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其習作給予誠懇有效而富有鼓勵性和建議性的評從。如果你在作文講評課上,經常贊揚好文章,多讀學生的佳作,那怕多提幾個學生名字,作文評語再貼近一點,激勵機制再增強些,而批評指正之詞盡量與學生獨接觸,這樣,學生的寫作情緒會空前高漲,寫作態度格外認真,當然寫作質量勢必會提高,請你不妨一試。
一般學生的佳作,最多是老師在課堂上讀讀而已,印象不深,似乎這就是學生作文能“發表”的唯一途徑了。承受著應試教育的愈演愈烈,“題海”戰術仍然充斥校園,因而校園文化這塊語文組的陣地早已守不住了。過去曾發“熱”過的文學社會、文學刊物、課外興趣小組近乎銷聲匿跡,老師也記于應付“升學率”,對學生作文極少向報刊雜志推薦,如此一來,學生作文的發表機會就少得可憐,不難設想,作文教學改革自然是步履維艱了。
由此可見,作為語文教師無論如何要在認識上來一個飛躍,立即搶占這塊應有的“一席之地”,否則是難以“起身”的。我們以為除經常朗讀、表揚學生的文章之外,應迅速恢復學校文學社會,辦起文學刊物,哪怕一學期辦兩期也好。因為這是學生習作得以發表的最佳園地,也是提高整個學校語文水平的有力舉措。還要經常向各級各類的報刊雜志或電臺推薦學生的作文,鼓勵學生自己投稿,積極參加各級作文競賽,只要路子對頭,堅持不懈,就會有成果。唯有如此,作文教學才有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