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政飛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博白縣水鳴中學 廣西 博白 537629)
語文作為三大主科之一,在學習生活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師要敢于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帶領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過程中,除了日常的語文積累與知識講授之外,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帶領學生探索語文的核心內容。“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課堂上帶領學生掌握語文的核心素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更多的是需要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和理解,單純地依靠教師的講授,學生并不能真正地體會到其中的內涵。并且語文中所蘊含的復雜情感也不是教師三言兩語能夠解釋清楚的,需要學生自己去思索。教師要在講課的過程當中,采取方法引領學生去思考。通過提問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導學生去探索教材的核心內容,并且提問的方式也能夠讓學生在上課有緊張感,避免出現走神的狀況。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也是思考的過程,經過課堂提問的鍛煉來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
比如我們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語文第二單元第五課《孔乙己》時,“孔乙己”是魯迅先生筆下的一個特色人物,這篇文章也是需要學生重點學習的文章。在講課的過程中,我先給了學生15分鐘的時間進行課前的自主預習,在講課時,更多的是我向學生提問關于文章的主要內容。提問的問題包括文章主要寫了孔乙己的哪幾件事?在描寫孔乙己時都采用了什么樣的描寫方法?在文章的始終人們對孔乙己是什么樣的看法?面對孔乙己最后的結局,大家有什么思考和啟發?在不斷提問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并且一步步地深入,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當中,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內容的學習,而要教會中學生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進行表達,培養學生的語文表達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舉辦演講活動的形式,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且演講的形式極富感染力,能夠讓學生在演講的過程中進行情感的宣泄,學生在準備演講的過程中也能夠得到相應的鍛煉和提高。
比如我們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語文第二單元習作“學習歲月如歌——我們的初中生活”時,這一節的內容非常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現在處于九年級下學期,初中生活馬上就要結束了,根據這一主題,我讓學生自己在課下準備演講稿,回憶自己的初中生活中有哪些難忘的經歷或者有什么遺憾的事情,或者有什么話想要對什么人說,都可以借著這次機會將自己的感情表達出來。在布置這項任務時,我和學生強調一定要注意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不限體裁和字數就是為了不限制學生的情感表達,可以適當地運用直接抒情、間接抒情等抒情方式。然后在上課的時候,我讓學生依次上臺演講,學生在演講的過程中也是自我情感的一個表達。在學生上臺演講結束之后,我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肯定大家的作品,也給出了學生進行完善的建議。
語文知識并不是一個死板的內容,教師要敢于打破傳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為學生呈現豐富的教學內容。通過教學方法的創新,幫助學生豐富想象力,帶領學生一起進行語文創作,在語文創作的過程中能夠體現學生一定的語文素養。只有經過不斷的練習,學生的想象力才能夠得到豐富,創作力才能夠得到提高。并且在課堂上進行當場創作,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
比如我們在學習人教版九年級語文第三單元第12課詞四首時,在學完《漁家傲·秋思》之后,在課上我讓學生根據《漁家傲·秋思》整首詞的內容,結合學生自己的理解進行故事創作。創作故事的過程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過程,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創作故事的過程中也鞏固了學生對教材內容的理解。給學生十分鐘的時間進行構思,隨后讓學生來分享自己構思的故事。在學生講述自己的創作故事時,我驚嘆學生的想象力。學生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細致地描繪了蘇軾出獵過程中的環境,想象蘇軾與周圍人的對話,將人物刻畫的活靈活現。學生之間的互相分享也使得課堂非常活躍,加深了學生對這一首詞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既活躍了課堂氛圍,也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創作能力。
總而言之,對于語文的學習不能僅僅停留在教材上,教師要對課程內容進行創新,帶領學生探索語文的核心內容。幫助學生培養語文思維,培養情感表達能力和語文創作能力,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語文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