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煥文
(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徑心中學 廣東 興寧 530000)
面對這種學困生,老師不應該嫌棄他們,反而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照顧,因材施教,幫助他們走出困境。這些初中生由于心理障礙問題作祟,導致他們不能融入班集體,不會正常跟同學老師互動,經常對于自己的學習狀態持著悲觀態度,作為老師應該想想辦法,根據他們遇到的難題,制定對應的策略來幫助他們克服,讓他們感受到愛。本文通過研究學困生的心理問題,對應的討論關于通過心理疏導如何緩解學困生的焦慮現象。
學困生大多數是因為自己的成績不夠好,學習上的成果不夠顯著,慢慢地對學習失去了興趣,產生了自卑感,把自己封閉起來,不接收消息也不打開心扉。因為大多數成績差的同學都會受到老師或者是同學的嫌棄,所以自然而然這些學困生就對學習包括所有身邊的老師同學產生隔閡有戒備感。所以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消除這些學生的戒備感,讓他們感受到每個學生之間都是平等的,不能因為成績的好壞來判定一個學生的好壞,要建立起和這些學生之前的情感,才能進行下一步的舉措。
例如:在老師上課提問同學解答問題的時候,很多老師都只是提問那些成績好的,因為他們能快速回答出來,不浪費時間,也能給學生很好的解答。但是這樣做是不對的,作為一名負責任的老師,不應該只提問那些學習成績好的,對于這些成績不太好的同學也應該主動提問,回答不完美的時候老師要常指導,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愛,感受到老師是沒有歧視他們的,是關心他們的學習的,這樣才能慢慢消除他們的戒備感,讓他們不再那么封閉自己,慢慢地才能對學習更有積極性。
很多學困生他們發現自己在做題的時候什么都不會了,那些知識都記不起來了,好像也融入不到同學當中了,他們討論的話題自己都不懂了,然后就慢慢地也不想學了。不想學的原因,除了上面所說到的類似于“破罐子破摔”的行為以外,還有他們的自卑心理,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什么也不會,覺得有些丟人,滿滿的自卑感和焦慮感充斥著他們的心靈。所以老師們應該注意到這些原因,然后給他們進行及時的心理疏導,讓他們正確面對自己,讓他們了解自己是很優秀的,只要認真都是可以做到的,要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的積極性。
例如:在每一次講完本節課的內容之后,老師應該將班里的學困生帶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好好聊一聊,最好是沒有外人的地方,因為如果旁邊有人的話,學生會不好意思表達,這個時候老師就要詢問一下上課內容哪些地方能聽懂,老師要學會通過學生會的內容,然后給他們表揚,給他們進行鼓勵,等他回答出來問題之后,要給予肯定,并且對他進行心理疏導,告訴他,其實他是很棒的,老師講的都能聽懂,只要多加指導,學習完全沒有問題,要讓他們提高自信心,不要再有很深的自卑感,提高對學習的積極性。
學困生作為學校和老師需要攻克的難題之一,作為老師應該多多給予學困生關注。學困生大多都是有自卑感和焦慮感,他們由于自己在學習上的不用心導致融入不進學習的圈子,慢慢地對于學習失去了興趣,積極性遭到了打擊,而且容易自暴自棄。所以作為老師,不論是在課堂上還是課下的時候都應該與這些同學多多交流溝通,逐漸地培養他們對學習的自信心,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課堂上的時候,要多多與學困生進行互動,時常地叫他們起來回答問題,如果回答的不夠完美,那也不要指責,不能澆滅他們的回答問題的念頭,老師要通過適當的指導來幫助他們理解課上課所講的主要內容。上課的時候,可以請一些學困生來發表自己的意見,讓他們表達自己的觀點,然后老師要多加鼓勵和肯定,不正確的觀點要指正出來加以完善。這樣就可以讓他們感受到老師的關心,讓學生知道自己也是受老師關注的,不是被遺棄的那一類學生,這樣才能給他們的心靈給予保護,才能讓他們更加喜歡學習。
綜上所述,可以認識到學困生是學校和老師面臨的難題之一,學困生所有的具有自卑感和焦慮感,對學習喪失信心,自暴自棄這種特點,都是需要老師和學校通過心理疏導,慢慢地培養學困生的學習自信心,讓他們對學習重新拾起興趣。通過督促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還有對他們不離不棄,多多給予關注和指導,多做心理疏導,等等這些途徑,讓他們在學習道路上看到陽光,收獲更豐富的學習果實,同時老師和學校也會得到很好的教育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