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發蓮
(甘肅省古浪縣第三中學,甘肅武威 733103)
語文學科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是高考的必考科目。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鞏固學生的語文知識基礎。教師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引導學生掌握探究性學習法,自主研究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感情,從而發現語文學科蘊藏的魅力。
自21世紀起,探究性學習法便存在于我國教育事業當中,并逐漸成為語文學科教育的重點內容。探究性學習法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作為教育核心,把學生的認知規律作為課堂教學的基礎,把培養學生的語文文化素養作為教學任務。探究性學習法的宗旨在于借助實踐活動來深化理論知識。探究性學習法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學生運用探究性學習法,把課堂作為研究語文知識的主要場所,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全方位地學習到閱讀、寫作等多項知識內容。探究性學習法可以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會知識與規律的形成過程、領悟語文學科的文化魅力。
探究性學習法是指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自主研究語文知識的內容、明確語文學科的本質和含義、認識到語文學科的性質、找尋到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聯性的學習方法。探究性學習法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學生應用探究性學習法,自主研究語文學科內容背后的含義,鍛煉了個人的閱讀認知能力,在探究活動中研究出古文、散文等文體形式的構成,逐漸形成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1]。
首先,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學會探究性學習法。教師需要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中心,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學生改變以往的學習方式,主動與教師進行溝通與交流,成了教學的參與者,鍛煉了創新性思維能力。
其次,新課程改革改變了高中階段的教育目標,重視人文教育、人格教育的發展。教師指導學生掌握探究性學習法,發展學生的自主人格,激發學生的潛能,以促進學生人文個性自由的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最后,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行為。教師要不斷地豐富自我,提高教學水平,轉換課堂教學的角色,明確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問題,創建出新型的教育方法,成為一名綜合性的教學老師。
探究性學習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對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首先,探究性學習法實施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當中,有助于改變教師傳統的教學方式。探究性學習法將“黑板式”教學方式轉換為“研究型”教學方式,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機會,突出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幫助學生形成自主探究能力,掌握到語文學科的人文性思想[2]。
其次,探究性學習法應用到高中語文學科當中,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可以自主探討每篇文章的本質,研究和分析文章存在的橫向問題和縱向問題,從橫向和縱向的角度來看語文知識,拓展自身的思維能力,與其他同學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最后,將探究性學習法應用到高中語文學科當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強化學生的語文素質,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引導是課堂教學主要采用的教學方式。從微觀上說,教學引導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能力;從宏觀上說,教學引導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質量。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指導學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鍛煉學生的學習思維。學生接受教師的指導,學會自主探究法。利用自主探究法,學生能夠形成較高的自主探究意識,主動學習語文知識內容,主動實踐、思考出具有創造性的觀點,發表出開放性言論。
在高中教學中,學習氛圍是很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學習的主要手段。學生存在隨波逐流的學習習慣,常常會受到學習氛圍的影響。高中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營造出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創建出積極、活躍的學習環境,與學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相處關系[3]。教師可以與學生探討和研究教學內容,在課堂上同學生共同學習、一起進步。在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中,學生掌握了探究性學習法,做到多思考、勤提問,主動表達對語文知識的意見和看法,不斷地提問,探索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從而形成自主探究精神。
質疑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對語文知識學習的興趣。俗話說:“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難。”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給予學生提出疑問的機會,開拓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讓學生從思想上正確認識到探究的重要性,要勇于發現新知識,獨立思考問題。學生不僅要學會提出問題,更要學會解決問題,從而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以強化思維的創新性。
閱讀是語文學科教育的重要組成成分,也是學生需要學習的主要內容,構成了語文教材的主體脈絡。在高中階段,語文學科具有開放性、獨立性等特點。教師教學可以結合語文學科的學習特點,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探索語文的價值和魅力,形成教材課文正確的閱讀方法。
語文知識不再只是語文課本上的內容,可以借助網絡上豐富多彩的資源進行拓展和遷移。學生利用探究性學習法對所學知識進行拓展和遷移,大膽探究語文知識與網絡知識之間存在的矛盾,然后進行換位思考,扮演教材課文中的角色,探究各個角色的重要作用,并思考相關角色所表達的情感。
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引導學生樹立探究性學習精神。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創建新型的教學方式,指導學生掌握探究性學習法。在教學中,教師營造了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培養了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精神,讓學生獲得了自主探究的機會,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通過與教師交流意見和想法,提高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性思維能力,進而強化個人對語文文化知識的認識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