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娟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花港迎春小學,江蘇蘇州 215200)
在小學英語課堂上,互動教學的核心便是“互動”二字。要想實現(xiàn)真正的有效互動,就需要教師通過教學引導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之中。師生二者之間也需要建立一種良好的關系,采用多樣化的教學互動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1]。除此之外,在課堂互動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課堂教學進程,以保證課堂互動教學的進一步施行。教師利用課堂有效互動,可以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為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奠定基礎。
注意力是指在某項活動開展過程中,將心理活動集中于某一固定對象,根據(jù)概念可以分為有意注意及無意注意兩種[2]。小學階段學生的無意注意已經(jīng)比較成熟,但是有意注意仍然處于發(fā)展階段,其中,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不斷等狀況,無法清楚教師所給定的教學目標,也無法做好自我管理。調查顯示,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主要是由兩方面決定的:一是課堂教學的目標、內(nèi)容的選擇;二是外界的刺激,可以通過教師語言或行為的刺激來實現(xiàn)。
以一堂英語課程教學為例,最初的教學目標及內(nèi)容作用是最大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逐漸變得分散。這時,如果教師進行課堂互動,通過提問及聽說互動的交叉使用,能夠使學生的注意力實現(xiàn)轉移。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靈活的師生互動機制,可以促進學生快速集中課堂注意力。
小學階段的英語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意識、英語文化、英語技能等,同時培養(yǎng)學生英語思維習慣及英語思維能力的運用[3]。小學階段學生英語思維一般是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加,學生的抽象思維會逐漸發(fā)育完善。
英語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是為了讓學生獲得知識,實現(xiàn)智力的發(fā)展、能力的提升。要想更好地實現(xiàn)這一目的,教師需要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在師生有效互動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不再是被動地接受,而是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不斷地思考才能夠緊隨教師課堂教學的進度,并且在這一過程之中通過思考進行語言上的溝通交流,以獲得成功的體驗及別人的認同,從而讓學生熱愛思考、積極思考。所以,有效且積極的課堂教學互動能夠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捷程度,讓學生的英語思維得到進一步提升。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注重一些理論知識的講解,在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也只是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將一些理論知識內(nèi)容強硬地灌輸給學生,沒有考慮到現(xiàn)階段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差的特點。教師過于注重一些語法、單詞、短語的背誦,使得學生沒有理解這些內(nèi)容就盲目地進行背誦,導致整個英語課堂教學毫無趣味性、生動性,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持續(xù)降低,甚至對英語學習產(chǎn)生厭倦感,英語教學效率極低,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一些英語教師認為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低估了學生對語言知識的理解能力及接受能力,在教學中仍然采用幼兒園階段應用的游戲教學法。在教師的認知之中,小學英語學習的目的僅僅是讓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學習興趣而已,并沒有將英語知識有效地講授給學生,課堂教學缺乏實質性內(nèi)容。學生在經(jīng)過英語學習之后,沒有感受到英語課程學習的重要性,進而導致整體英語水平非常低,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高效率、高質量的課堂互動對于學生本身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作用,其能夠促進學生獲得進一步的提升[4]。我們可以將理論知識比作“腳手架”,這是學生在構建自身學習能力“大廈”環(huán)節(jié)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互動開展過程之中需要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出一種輕松的英語學習氛圍,鼓勵學生彼此之間進行交流,提高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使得學生在互動過程中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從而更好地實現(xiàn)自身的進步。例如,教師在講解How many?這一內(nèi)容時,可以根據(jù)其中的內(nèi)容進行氛圍營造,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自身所能夠看到或表達出來的事物進行互動式提問。學生可以利用自己已經(jīng)學習的知識進行表達,如“How many pens do you have?”類似的句子。這就可以讓學生充分利用所學內(nèi)容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整個課堂學習氛圍會變得更加輕松、活躍。學生也能夠在不斷的互動溝通之中鍛煉自身的英語交際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處于一個非常特殊的年齡段,更加希望聽到教師言語上的表揚,而不喜歡聽到批評的聲音[5]。為此,教師需要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建立相應的鼓勵評價機制。這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求,還能夠使得課堂互動變得更加有效。當學生在課堂上回答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之后,教師應及時地進行鼓勵或是評價,讓學生找到自身的長處或存在的問題,從而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不斷加以完善、改進。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jù)所給出的練習題目進行句子補充。一些學生可能會表現(xiàn)得非常積極,但是一些學生可能會丟三落四,無法完整地補全題目。等到整個題目練習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對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進行鼓勵,以及表揚說明他們的長處,也可以適當?shù)亟o予其一些物質上的獎勵;對于一些表現(xiàn)不太好的學生,教師要在課后及時地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找到他們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并深入了解他們的實際學習情況。無論學生的成績?nèi)绾危處煻家獙W生的情況進行深入了解并做出全面且系統(tǒng)的評價,有則改之,無則加勉,讓學生向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例如,教師在講解關于Whose dress is this?這一內(nèi)容時,可以從三名學生手中選取三類東西,另外選擇一名學生參與主持競猜活動。主持人提出問題:“whose...is this?”之后由競猜者進行回答“Is this...”對于回答積極的學生,教師要進行表揚;對于表達正確的學生,教師要表揚其語言表達能力。教師抓住學生不同的閃光點進行針對性的表揚,能夠幫助學生將自身的優(yōu)點放大,從而實現(xiàn)進一步的提升。
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通過問題的提出讓學生產(chǎn)生相應的疑惑,以通過進一步的教學探究深入其中。這種教學使得課堂不再停留于表面、流于形式,而是真正地融入問題思考之中。該種教學模式的應用,除能夠強化課堂互動,還能夠讓課堂教學活動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落實。教師在設置活動課程內(nèi)容時,可以有意識地選擇開放性問題,以進一步幫助學生的思維及互動空間,保證互動目標得以有效實現(xiàn)。
例如,在教學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這一內(nèi)容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問題并加以引導,如“What do you have for breakfast today?”等,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并結合教材中所涉及的內(nèi)容嘗試進行問題的解答,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這一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增強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還能夠讓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能力、合作意識等多方面基本素養(yǎng)得到強化,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在課程教學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需要將自身融入學生群體之中,逐漸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唯有如此,學生與教師之間才不會有距離阻礙,學生也可以沒有顧慮地接觸教師,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如此學生就更加愿意在課堂上與教師進行互動,并在活動參與過程中提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意見。良好且融洽的師生關系,是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質疑能力的關鍵所在,也是進行課堂有效互動的關鍵。例如,在教學環(huán)節(jié),師生之間可以像普通朋友一樣進行溝通交流,他們可以談論彼此的一些有趣故事,教師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及發(fā)展方向。這不僅能夠更好地改善課堂局面,還能夠強化師生情感,為后期的互動教學做好鋪墊工作。
在小學英語課堂互動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出具體的對話情境,并深入結合課程內(nèi)容在課堂上營造出學生喜愛的故事情境,并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喜好及意愿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并運用所學知識將扮演的人物特征用英語口語表達出來。這不僅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還能夠讓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得到進一步激發(fā),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
要想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互動,教師要意識到課堂互動的價值及意義,通過不斷摸索、實踐、總結、反思,尋找更加高效的課堂互動方式,使英語課堂徹底擺脫原有課堂“單一灌輸式”教學的束縛,合理地運用課堂互動,使得原本的單一課堂變得更加高效,從而塑造出更加靈活、高效的英語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