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偉華
(河北省遷安市第六實驗小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各學科的學習離不開基本功的訓練,各學科的基本功有其獨有的學科特點,只有基本功學習扎實了學生的學科素養才會得到總體提升。小學語文基本功要素較多,要抓好語文基本功教學功夫定要下在平時的點滴教學行為上,通過每一課、每一次訓練或者是每一次檢測等機會,讓學生悟出基本功對學好語文的重要性。其實抓準學科基礎教學的點,就能收獲學科教學的面,點面結合就能實現高效能的語文教學。在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需要嚴格把握語文課程特點,構建真正開放、活躍有度的學習場景,豐富小學生的文學視野,滿足每個學生的文化需求,使他們掌握最起碼的文學素養。那么,在實際教學時如何訓練小學生的語文基本功呢?本文從基本功訓練要注重拼音及識字教學,基本功訓練要強調朗讀教學,基本功訓練要完善寫作教學等幾個維度進行論述。
拼音和識字是學好語文課程和其他課程的第一關,也是十分重要的一關,這一關對剛剛接觸正規語文課程的小學生來說確實難度很大,我們的教學設計如果不能吸引小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那么語文課堂將會失去應有的效果,教學質量也會出現折扣現象。教師通過希沃平臺設計個性化、趣味化的課件引領學生認知,通過動態展示和富有藝術性的提示并經反復訓練熟記于心。比如講部編版小學語文《坐井觀天》,這節課的生字主要有:井、觀、沿、累、錯、相等。首先,語文教師教小學生借助拼音去學習生字,在希沃平臺上給小學生展示每個生字的動畫素材,不僅有生字的讀音,還有生字的組詞,以及造句等。當講到“井”這個字時,在屏幕上會出現一幅水井的動畫,還會跳出一個課堂小助手,告訴小學生這個字是后鼻音,并帶領小學生朗讀,小學生的認知興趣很濃,不自覺間提高了學習生字認知效率。同時,語文教師還可以制作內容豐富的教學課件,為小學生更加詳細的講解生字,包括形近字或者多音字等,如“錯”的形近字有惜、獵、臘,“相”這個字是多音字,讀一聲時可以組詞:互相,讀四聲時可以組詞:相貌。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小學生將語文知識掌握的更扎實,再也不會出現厭學的情況。
朗讀是學好語文的法寶,善于朗讀的小學生既可以鍛煉口語表達能力,還可以積累更多的語文知識。但是由于地方性語言的干擾,我校很多孩子的讀音不標準,沒有較好的語感,語文教師可通過范讀及課件的經典示范給學生以語感、情感培養和醞釀,讓小學生通過多次的語感刺激和視覺沖擊建立一定的語文朗讀素養。比如講部編版小學語文《烏鴉喝水》,在小學生朗讀過程中,語文教師發現有些小學生發音隨意,極不標準,有時候還會出現方言或者是唱讀、指讀等,這樣不利于小學生的語感提升。教師先讓小學生停止朗讀,給小學生進行標準發音的范讀,尤其是在小學生易讀錯的地方要反復強調,讓小學生的語感有一個新的轉變,越來越意識到發音標準的意義,跟隨語文教師學習標準的發音技巧。然后語文教師給小學生播放課文的視頻范讀,在視頻中出現一個小女孩,她手里捧著書,用標準的普通話朗讀課文,教師要求小學生跟著視頻中的小女孩一起讀,在規范的語言環境下潛移默化中獲得語感的刺激和視覺的沖擊。在課后,語文教師鼓勵小學生晚上收看《新聞聯播》,看看新聞主持人是如何標準的講話的,還可以在新聞中增長見識,豐富小學生的愛國家、愛文學的情感。
基本功是語文學習是否有成效的最基本標志,如何讓小學生在實踐中把所學的語文知識寫出來,把情感表達出來,這是培養學生寫作素養的終極任務。語文教師要逐步完善寫作教學,指導寫作技巧,梳理寫作思路,提升寫作意愿,讓小學生愛上寫作,愛上用寫作去表達,養成勤動筆的好品質。比如講部編版小學語文《秋天的雨》,這篇課文語言優美,從顏色、氣味、聲音等方面描寫了秋天的美景,體現出文章的作者對秋雨的那份獨有的喜愛。在講完課文以后,語文教師可以要求小學生書寫一篇描寫大自然景色的作文,并表達自己的情感。剛開始小學生覺得很難寫,不知道從何入手,語文教師帶領小學生到公園里、田野里、廣場上進行實際體驗,讓小學生當場說一說有哪些美麗的景色,可以進行小組即興演講競賽,小學生都很活躍、很投入,激情迸發。回到課堂后,語文教師再為小學生介紹借景抒情作文的寫作方法,指導小學生列出寫作提綱,最終小學生寫出的作文都很精彩,有的小學生用到比喻或者擬人等修辭方法,還有的小學生用到了細節描寫的方法。通過這樣的方式給小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鍛煉了小學生的觀感及抒情能力,真正增強了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基本功訓練的開展是勢在必行的,語文教師應向小學生滲透基本功對全科發展的重要性,在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媒介,開發全新的教學環節和教學資源,提升小學生的感知理解、觀察表達、思辨能力,這都有助于學生自主獲得能力的增長,為今后學好語文和全科發展打好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