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蕊
(云南省龍陵縣第二中學 云南 龍陵 678309)
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而古典詩詞的學習過程中也是如此,教師應當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對古典詩詞進行誦讀,以加深對詩詞內涵的理解與掌握。當然在古典詩詞的學習過程中,誦讀還是古典詩詞學習的靈魂所在,在古代詩詞常常會有音樂節奏相結合精心演唱,因此詩詞的韻律和節奏是十分重要的,而適當的誦讀練習可以提升學生對古典詩詞韻律和節奏的掌握能力,以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到古典詩詞的情景意境當中,進而實現對古典詩詞表達情感與思想境界的體會,最終得到古典詩詞鑒賞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李煜《相見歡》的學習過程中,詩詞的描寫采取了一種低回且沉重的韻律和節奏,并且幾乎一字一頓,體現出作者凄慘且低落的心情。而教師即可引導學生在本首詩詞的誦讀過程中采用這種低回沉重的韻律節奏,從聽覺的角度出發,感受作者所抒發的情感與體會。與此同時,古典詩詞的韻律之美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通過視覺、聽覺與想象幾方面向學生展示古典詩詞的魅力之處,從而引發學生自然而然的內心共鳴。當然,這種審美素質教學還可以感染學生的情緒、啟發學生的智力思維水平,讓學生從認識美麗出發,最終達到欣賞美麗、熱愛美麗的教學效果,實現一場跨越古今的詩詞絲香蕉了,幫助學生真正的體會到古典詩詞的魅力之處,進而產生對詩詞的學習興趣,提高對古典詩詞的鑒賞水平。
著名愛國詩人艾青曾說過“詩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運用想象”,在詩人或詞人的創作過程中,常常需要面臨將所希望表達的情感與豐富的聯想相結合的問題,所以古典詩詞中也常常包含了作者的聯想成分。面對這種情況,學生在對古典詩詞的了解鑒賞過程中,也應該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做到根據作者的描寫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與內心境界。同時,在古典詩詞的描寫過程中,作者也常常會采用虛實結合、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思想表達手法,因此,在古典詩詞的教學展開之前,教師也應該向學生進行相關情感表達描寫方法的概念介紹,從而降低學生在學習建設古典詩詞的難度。
比如在柳宗元的《江雪》的學習過程中,作者用僅僅二十字就描繪出了一幅冬景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詩人放眼望去,是無邊無際的雪山與渺無人煙的小徑,然而就是在這樣一種人跡罕見的冬雪環境下,仍然有一葉扁舟,一味魚竿以及一位老翁獨自臨江垂釣。也是只有這種孤苦寂寥的場景才能夠撞進一名在官場中沉沉浮浮幾載,常年郁郁不得志卻仍然堅守氣節與操守的詩人的內心世界,讓詩人與景色產生內心共鳴,也使得學生能夠通過詩人的描寫進行一場橫跨古今的精神對話。由上可見,在某種程度上來說,詩詞的描寫與表達與詩人的聯想是分不開的,因此教師也應該適當的教導學生就自身的日常學習生活實際產生聯想,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從而捕捉到思維火花中迸發出來的靈感,再由靈感帶領學生走入詩人的情感境界,使學生最終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與古典詩詞的鑒賞能力提升。
隨著世界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發展,計算機與多媒體信息技術逐漸出現與人們日常學習生活的每一個角落,而現代教學模式中也常常會應用到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初中語文古典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即可采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展示圖片或音頻材料,從視覺、聽覺等多種感覺器官刺激學生的大腦皮層,把古典詩詞的書面文字內容轉化為聲音或圖像等等,引導學生將這些文本、動畫、聲音有機結合起來,全方位多角度地感受古典詩詞的魅力,做到充分融入到作者所建立的情感境界之中,最終達到以聲音、圖像表達思想內涵的教學目的。
比如在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課的學習過程中,詞中寫道“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教師即可在詩詞的學習過程中為學生播放驚濤拍岸,波瀾壯闊的雄偉場景,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氣勢磅礴之態,進而通過詩人對此類雄偉景觀的描寫聯系到作者開闊的心胸和遠大的志向,也能夠進入詩人那種滿懷一腔熱血的、燃燒著熱情的感情世界,最終產生強烈的感情共鳴。這種通過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的方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興趣,還可以降低學生了解詩人表達情感的難度,最終實現對初中學生古典詩詞鑒賞能力培養的教學目的。
總而言之,伴隨著社會的發展與時代的變遷,社會各界對人們的審美素質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而古典詩詞作為培養學生審美意識的主要方法手段,其鑒賞能力的培養過程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教師應該改進古典詩詞的教學方法,通過情境設置,練習誦讀,加強想象等方法提高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最終使學生得到審美素養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