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華
(運河高等師范學校,江蘇邳州 221300)
高中物理知識相較于初中階段來講,知識點之間的跨度變大、難度上升,很多學生在學習中因缺乏知識銜接,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導致學習興趣下降,這也對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造成了負面影響。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嘗試從授課方式和授課過程中尋找問題,并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而促進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有序進行和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下,教師教授知識,學生接受知識,教師只需要將自己掌握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很少去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但是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環境下,如果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目前此類情況雖然有所減少,廣大教師也開始重視學生的學習成果,但是仍然有一部分教師忽略了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沒有教給學生如何獲取知識。
在應試教育中,考試成了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唯一指標。尤其在高中階段,有不少教師和家長認為高考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在這樣的觀念下,教師和家長忽略了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一味地注重考試成績,不僅對教學過程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也在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壓力。這些落后的教學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教學的發展和學生的身心健康。
好的教學過程一定是教師和學生相互合作完成的,在授課過程中,或者每次考試之后,教師不僅要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驗,還要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但是由于高中階段的課時緊,學生學業負擔重,很多教師存在課堂反饋不全面的問題,只是指出了學生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沒有對學生其他方面進行肯定和表揚,這種片面的課堂評價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學生的努力,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進行課堂反饋的時候要客觀公正,同時要讓反饋發揮正面積極的作用,在指出學生不足之余要對其閃光點進行肯定和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1]。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完成對新知識的講授,還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多進行小組討論,利用小組競賽、頭腦風暴等方式,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表達自己的見解和想法,這樣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凝聚力,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學習到知識的同時增強學習能力,激發學習興趣[2]。
例如,在學習“萬有引力定律”這一理論基礎時,學生很難弄明白萬有引力和重力之間的關聯,教師就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討論,對萬有引力和重力的異同點提出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大膽發言、自由發揮,在小組討論完之后選出代表在課堂上發言,最后由教師歸納和總結。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讓學生學會主動探討學習內容,使學生有效掌握知識點,而且這樣的教學過程既有趣又有激情,不僅能讓學生學習到知識,還能夠提高他們的思辨能力。
高中物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在很多方面都需要學生思考并做出實踐才能得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很多枯燥的理論知識如果只是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學生很難聽明白,也會對單一的知識學習失去興趣。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實踐,或者組織科學實驗,更加形象直觀地展示理論知識,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這樣,學生不僅能從中明白理論的含義,而且會因為實驗過程激發學習興趣,而要想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需要學生具備實踐能力,使其能夠做到學以致用[3]。
例如,教學“彈力與形變關系”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準備好實驗所要用到的器材,即彈簧和砝碼。在上課時,教師先講明實驗的操作步驟和一些注意事項:用懸掛砝碼的方法給彈簧施加壓力,然后用列表法來記錄和分析數據(如何設計實驗記錄表格),最后用圖像法來分析實驗數據關系,但要注意所加砝碼不要過多(大),以免彈簧超出其彈性限度。在講解完之后,教師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每組的具體情況分別進行講解和指導,讓學生在實驗中明白彈力與形變的關系,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對于物理這門學科來說,檢驗物理理論知識的有效方式就是進行對應的物理實驗。在教授這門課程時,教師不能僅僅把目光放在課本上和學習成績上,物理實驗是學習物理必不可少的環節,教師應重視實驗教學,多引導和組織學生動手實驗、設計實驗、參加實驗比賽等[4]。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很多教育機構舉行大規模的中小學科學實驗比賽,目的是加強學生的科學實踐能力。但是有的高中學校只注重升學率,忽視了對學生其他能力的培養。物理作為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校和教師更應該多鼓勵學生參加這類比賽。學生通過比賽,不僅能夠鍛煉實驗操作能力和自我組織能力,也能進一步鞏固所學物理知識。同時,在比賽中,學生能夠和同齡的參賽選手進行實驗和知識交流,而教師也能從中了解學生的不足之處,從而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不斷增強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
物理作為理科三大學科之一,不同于文科開放、發散的思維方式,嚴謹是其首要的特點,無論物理學科的考卷,還是物理實驗,都不允許有一點偏差,尤其是實驗,很多具有危險性的實驗更是要求實驗人員慎重和嚴謹,不能有一絲的懈怠。因此,物理教師要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在教授理論知識時不能含糊其詞,要確保其真實性和準確性,在與學生的日常交流中也要體現出科學思維和嚴謹的態度,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同時,教師應將這樣的態度貫穿在每一節物理課上和每一次物理實驗中,讓學生逐步形成嚴謹科學的態度,以培養學生的物理核心素養。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科學思維能力,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在學習方法上,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探究物理真相,讓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以身作則,促進學生物理基本素養的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學生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