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冬風
(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瑞洪鎮中心小學 江西 余干 335118)
在新課程制度背景下,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小學語文不僅需要教會學生書本知識,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總結傳統語文教學方式中存在的問題,創新變革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1.1 枯燥的課堂氛圍和單一的教學模式。在小學生課堂上,基于現在一個班級小學生四十到五十人,班級之大,因此也給教師帶來了課堂教學的難度。如何引導這么多學生進行統一學習,除了規范課堂秩序外,如果僅僅是考慮到學生對于知識的獲得和成績的提高,那么教師就很容易采取了傳統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模式一講一聽,一問一答,課堂氛圍不生動不活躍,教學方式枯燥單一,從結果上看,小學生掌握了基礎認知知識,但是卻缺乏主動的思考和探索,長久學習下來,非常容易引起厭學情緒,即使是能夠堅持學習的小學生,思維方式的長期局限,也難以培養良好的創新能力,事倍功半。
1.2 思維定式阻礙創新能力的培養。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發展的階段,在這個年紀中,他們不具備較強的理解能力,但是,這個年齡段對于知識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于學習的渴望也是積極的。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語文其實可以很好的滿足小學生的這一需求,這就需要教師能夠綜合講解知識,將知識能夠串聯,能夠形成網絡,觸發更多的思維結點。但是,往往傳統的語文課堂,卻因為太呆板枯燥,教師在講解時,更多的是講解一種容易理解的,更利于班級所有學生接受的角度,形成唯一答案模式,這樣的課堂教學長期發展,學生就會受到思維定式的影響,失去對這一門學科的興趣和探索。
2.1 游戲中學習,調動學習興趣。基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那么學習興趣是學習中非常重要的,需要小學教師重視這一點,如何調動起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一些課堂游戲環節的設計和課堂氛圍的活躍很關鍵。在學習拼音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游戲,幫助孩子拼讀音節。比如,出示幾個小動物名字的音節和小動物圖片,讓孩子們幫小動物找到名字,進行對應連線,這樣不僅學會了知識,而且樂在其中。再如讀字詞時,可以運用多種方法,“開火車”、“接力讀”、讓每個孩子都能集中精力,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調動小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是提高創新能力的基本。在小學生掌握了基礎課堂知識的情況下,小學語文教師還可以進行拓展,根據課堂內容進行另外一個角度的全新講解,讓學生們感受到,語文的理解和學習是立體的,是不一樣的,是可以有不一樣的答案的。
2.2 突出小學生在語文教學中的主體位置。長期延續下來的傳統教學模式,在這個模式中,教學的中心是教師,教師進行了系統的預習,吸收,課堂輸出和課后總結,不停地環節進行知識的講解,并沒有為小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與空間來消化這些知識內容,大部分教師將教學目的定位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提高,然而這樣的教學模式,很難提高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小學生很容易被這種教學模式所影響,形成思維定式。因此,任課教師應該積極的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技巧,不斷的挖掘學生的潛能。
2.3 認真備課,力求創新。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應用的范圍不斷的擴大,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積極的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中來,以此靈活的使用教學技巧,并更好的進行創新教育。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將給教學帶來很大的便利。任課教師在備課的過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以此對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延伸,力求做到創新。過去,大部分任課教師均依賴自身的知識積累和教學經驗進行備課,甚至還有部分教師多年來一直沿用同一教學方案,為對其進行創新,顯然,這時難以滿足現代小學語文教學要求的。現階段,任課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從網絡上搜集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能夠吸引小學生注意力的內容融入到教學中。另外,任課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制作聲情并茂的教學課件,可以通過視頻、文字、聲音、圖片等多樣化的形式呈現教學內容,力爭做到教學內容的創新、教學方法的創新,以此促使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需要注意的是任課教師在進行備課時,應該加強對小學生實際學習情況的了解和掌握,并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備課,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實現教學效率和效果的提高。
語文是初中教學體系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并且小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直接影響著其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開展,不僅有助于提供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等,而這些均是小學生今后學習和走向社會后必須具備的一些基本能力。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打開教學思維,通過更多方式方法啟發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