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向前
(甘肅省慶陽市鎮原縣屯字中學,甘肅慶陽 744502)
高中化學教學中化學實驗所占的比重較大。化學實驗通常會產生一些有害的實驗物,這對于環境的影響是巨大的[1]。而在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對綠色化學的教學理念普遍缺乏認識,沒有對此引起足夠重視,這導致綠色化學在化學課堂中得不到很好的發展。針對這種狀況,教師需要加強自身和學生對綠色化學教育理念的認識,通過化學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整體的化學素質。
綠色化學又被稱為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它的觀念是通過對化學技術的處理,從根源上阻斷化學實驗對生命健康及對生活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控制化學實驗中難以降解的副產物的生成,在化學轉化的過程中,將反應物最大限度地轉化為生成物,降低副產物的生成[2]。綠色化學,以在生產過程中不產生對環境和人體不利的物質為主要發展目標。綠色化學對人類追求自然和諧有著積極意義,能夠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實驗室的綠色教學應遵循以下原則:首先,減少實驗品的用量,以達到減少廢物排放的目的;其次,循環利用實驗材料,如善于使用催化劑,以降低實驗成本,減少廢物排放;再次,回收沒有參與反應的副產品,節省實驗資源、降低污染可能;最后,對廢棄的反應物實現再生利用,從而更有效地節省資源,降低污染。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綠色化學實驗教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高中綠色化學教學是當前教育的重要發展趨勢,也將成為教師重點研究的課題。教師應在開展化學實驗前制訂相關的操作準則,嚴格規范學生的實驗步驟,明確裝置的使用方法。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學生與教師要遵循以下的實驗規則。首先,實驗設計要體現科學性,師生應嚴格遵循化學原理開展實驗,保證學生的操作方法與基本步驟準確無誤,科學性是化學實驗設計的根本。其次,保證實驗過程的安全。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需要在保護學生安全的前提下,保護環境、保護儀器。再次,遵循實驗的可操作性原則。在實驗過程中,教師要保證學生操作的準確可行,對實驗儀器的選擇也要秉持經濟易得性。最后,遵循簡約性原則,在設計實驗方案的過程中,教師應保證實驗簡單易操作,將實驗裝置、實驗步驟、實驗藥品等控制在簡單易得的前提下。遵循上述實驗原則對于保證師生健康以及保護生態環境有著積極作用。
在當前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一些教師對綠色化學理念的認識不足,在教學時不能正確表述綠色化學理念,導致學生對綠色化學的理念認識較片面,不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化學實驗習慣[3]。為了加強綠色化學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發展,教師應積極轉變思想,提高對綠色化學理念的認識,并將其充分應用在教學中,帶領學生有效地開展綠色化學實驗。在化學實驗中,對實驗材料以及相關試劑的使用方法和用量,教師要有明確規定,提前告知學生特殊試劑的保存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綠色實驗意識。另外,教師應提前告知學生在實驗中可能出現的事故與解決方案,更好地降低實驗風險,提高學生處理事故的能力。
在化學實驗過程中,使用化學材料難免會對環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所以,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發生,在實驗前,教師應秉承綠色化學理念,全面系統地介紹實驗物品,在保證學生能夠完成實驗并取得一定實驗效果的基礎上,找到污染性物品的替代品。當實驗需要使用強酸、強堿等具有腐蝕性,甚至有毒性的試劑時,教師要提前根據實驗效果選取不具有危險性的物品,在確保師生安全的前提下開展綠色化學實驗。
比如,在“利用四氯化碳萃取碘”的實驗中,因為四氯化碳具有揮發性和毒性,對人體或者環境有不利影響,所以在綠色化學實驗理念下,教師應用煤油來代替四氯化碳,在取得同樣實驗效果的前提下,保證了環境及師生的健康。
隨著現代化教育形式的出現,在開展綠色化學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輔助教學,在豐富實驗的同時,提高實驗的教學效率。例如,在“氯氣的制備”實驗教學中,教師可先用多媒體設備播放視頻,讓學生觀察相關的實驗過程,引導學生寫出化學方程式,達到教學的目的。這種方式在保證實驗安全的同時,能有效避免實驗對環境的污染。
為了進一步加強綠色化學理念在教學中的滲透,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進行訓練來加強學生的綠色化學理念[4]。首先,教師應注重提升自身的能力,深度挖掘綠色化學實驗,為學生設計更多符合綠色化學理念的習題,使學生更嫻熟地運用所學知識,增強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例如,在處理工業廢水的習題中,學生不僅掌握了電極反應方程式,而且達到了綠色化學的教學目的。
優化實驗裝置,也會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為了更好地開展綠色化學教學,學校實驗室應及時優化實驗設備[5]。例如,在“制備無水三氯化鋁”的實驗中,為了避免實驗時出現堵塞現象,除了實施監控外,學校還可購置分液漏斗等實驗裝置,定期維修更換這些設備,對于順利實現綠色化學來說十分必要。
由于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融入綠色化學教學理念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有利于我國的生態建設。因此,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強化自身對綠色化學理念的認識,在實驗設計中積極使用可替代的實驗材料,對實驗裝置做出優化,從而有效避免污染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