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娟娟
(江蘇省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江蘇南京 211102)
初中英語學科的主題由人類與社會、人類與大自然、人類與人類三個方面組成,包含所有初中英語的主題內容。初中英語閱讀資料的來源有兩種,分別是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課內閱讀資料主要是教材,主題語境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以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應不斷尋找適合初中生閱讀的英語材料,將英語材料與教材主題語境有機融合,開展適合初中生閱讀水平的教學活動,彌補初中英語教材中的不足,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
根據英語學科在實際教學中的實踐,許多教師總結出了提高教學成效的方式,并將主題語境教學作為初中英語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式。將具有關聯的句子或是片段組成主題語境,學習文章時單看幾個句子,主題語境起不到任何作用,但是將整篇組合到一起,主題語境的效果就會顯現出來。初中英語教材中,文章的主題語境較為書面化,但內容不止這一種,而是各種各樣的,涉及范圍較廣。英語閱讀的主題語境十分連貫,它將各句完美地組合到一起。主題語境教學是為了使學生了解文章中句子或單詞的特殊意思,進而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大意,從而更好地閱讀。
每個人大腦中都有一種特定的思維定式,叫作慣性思維。初中生年齡較小,思想不夠成熟,理解問題時,容易被思維習慣帶偏。用慣性思維看問題時,可能會被思維定式誤導,進而不能正確地解讀文章。進行英語閱讀時,學生容易用漢語的思維解決英語問題,此時,教師應當采用主題語境教學方式,幫助學生解除慣性思維習慣,引導學生學會變通。例如,“Guessing the meaning of a word from the context?”用中文思維翻譯出來的意思是:猜一個單詞在環境中是什么意思?但在英文主題語境下理解可以翻譯為:根據語境猜這個單詞的意思,就是結合上下文猜出這個單詞的大意,它具有潛在含義[1]。如果用中文思維理解這句話,往往翻譯得不是很通順。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采用主題語境教學方式,可以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對于有多個意思的單詞,學生可以根據語境了解單詞在文章中的真正意思。一旦單詞脫離文章,它的意思就不是很明確了。例如,“After taking a shot with his bow,the archer took a bow.”第一個bow 是名詞弓箭的意思,第二個bow 是鞠躬的意思,所以連起來就是“弓箭手用弓射完箭之后鞠了個躬”的意思[2]。沒有聯系上下文時,學生很難理解bow的真正意思,因為bow 作為動詞有鞠躬、點頭、使彎曲的意思,作為名詞有船頭、弓箭、蝴蝶結等意思。因此,學生只能在文章的主題語境中選擇bow的合適含義。
如果學生想要準確理解句子的意思,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語法結構,不能只根據句子表面結構的從屬關系去理解句子的含義。文章的主題語境能幫助學生找到句子之間的從屬關系,直到理解句子的真正含義。例如,“The pallor of her face indicated clearly how She was Feeling at the moment.”對于句子中“the pallor of her face ”應表達為“她臉色蒼白”,因為of作定語修飾the pallor 這個名詞。但根據句子的主題語境,這個句子應該翻譯為“她蒼白的臉色清楚地表明了她那時的情緒”。根據主題語境翻譯句子和根據單詞的表層意思翻譯句子,產生的效果截然不同[3]。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合理采用主題語境教學法,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義。
初中生快速掌握文章創作風格與創作環境的前提,是教師在教學開始前為學生講述文章的寫作背景以及東西方文化知識。學生只有在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識后,才能更好地在特定的主題語境中閱讀英語文章。教師也可讓學生設置文章的主題語境,激發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但文化背景知識需要學生不斷積累。因此,教師要引導初中生自主查找資料,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知識,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
例如,在學習f ilm festival一課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尋找自己喜歡的電影的文化背景資料,和同學探討這些電影都在哪個電影節上獲過獎。事實上,每個電影節評判獲獎電影的標準都不同,教師教學開始前引導初中生查找自己喜歡的電影的拍攝背景,在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還能使學生跟上時代發展步伐,激發學生對英語閱讀的興趣[4]。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以“電影展示”為主題,鼓勵學生積極展示自己查找的電影的背景資料。教師也可以找一些電影的背景資料,作為范本讓學生借鑒,如“The story background of the film‘Assassin Nie yinniang’is the separatist regime in the late Tang Dynasty,which is a very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f ilm”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愛上英語閱讀,對課文f ilm festival 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加容易進入課文的主題語境。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要求教師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主要目的是讓初中生將課堂上學到的閱讀方法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將生活資源融入英語閱讀情境,能夠吸引初中生的閱讀興趣,使初中生將更多的精力投入英語閱讀,提高主題語境教學的時效性。此外,將生活資源融入初中英語閱讀情境,可以讓文章的主題語境更加真實,初中生能了解到英語閱讀并非“紙上談兵”,而是對實際生活有所幫助,這樣一來,他們的學習態度就會變得更好。
例如,在學習Welcome to our school時,為了保證閱讀語境的真實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制校園地圖,要求學生用英文標注出學校的建筑物,與同學討論學校建筑物所處的方位[5]。學生對校園事物十分熟悉,他們能很好地給外來人員介紹校園。這樣一來,學生的校園學習及生活經驗就為閱讀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實際生活經驗的指導下,學生將更加積極地進行閱讀學習,利用閱讀中學到的技巧進行英語交談。因此,教師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將閱讀與實際生活相結合,不僅能保持語境的真實性,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
多媒體技術可以豐富主題語境內容,如圖片、動畫、視頻等,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信息的共享性,將適合中學生閱讀的資料整合到一起。這樣一來,文章的語境就會變得更加豐富。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資源,為學生創造更多適合中學生閱讀的文章,并將閱讀資料打印成紙質版,從而方便學生隨時隨地閱讀。設定主題語境時,教師應當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尋找合適的背景資料、生活資源等,進而將初中生帶到設置好的主題語境中,為學生的英語閱讀打下基礎。
例如,在學習A poem about the seasons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與季節相關的古詩圖片,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將學生引入相關的閱讀情境中去[6]。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與季節相關的古詩音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此基礎上,教師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內容,使學生更快地理解主題語境。
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采用主題語境教學法能夠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還能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在全球化進程的影響下,英語逐漸成為全世界人民溝通的工具。初中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時期,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為學生日后的英語學習打下根基。教師應嚴格要求自己,提高教學水平,完善教學策略,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進行高效的英語閱讀教學。因此,主題語境教學法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