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洪
(四川省彭州市通濟中學 四川 彭州 611900)
培養學生們的高尚品德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已成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熏陶感染,用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地人生態度。語文與傳統文化教育的結合能夠不斷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學習到書本中沒有涉及到的許多精彩有趣的內容,不斷擴充自身的知識體系。另外在傳統文化學習中,學習可以學習到相應的文化禮儀和為人處世的道理,為學生在以后社會的發展中提供基礎。
初中語文教師應作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通過自己的不斷探索,讓課堂教學以更加科學的手法加強傳統文化的滲透,加強德育教育的實踐,讓德育工作與初中語文教學同步發展。本文主要就初中語文教學與傳統文化的結合進行探討,為提升教學效率,傳承名族文化奠定基礎。
枯燥乏味的教學課堂是當前最普遍的一種現象,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普遍比較低。興趣才是學習做好的教師,在缺乏學習興趣的基礎下,學生在語文課堂上很難打起精神,久而久之對語文的學習就會失去相應的耐心。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當前許多課堂設計都忽視了傳統文化教學的融入,教師對傳統文化相關歷史了解比較片面的情況下,使得在制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無法制定具體可行的教育計劃,大部分教師只是將完成教學大綱作為教學任務,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消化吸收能力。另外有些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很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致,學生作為被動者接受知識,對知識很難做到有效思考,從而致使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學習效率低下。
2.1 加強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結合。多媒體信息化與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同,其以計算機為基礎,通過多元化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形象生動的學習世界。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幫助學生激發學習的樂趣,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可以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例如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枯燥,難以理解的現象,學生對于部分詞匯難以做到有效的理解,從而會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為相關難點的學習提供了幫助。例如微課以其簡短、可重復的特性,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以一種生動形象的方式,讓學生對一些難點做到有效理解,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對作品有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從而對文中所傳達的情感更好的領悟。
2.2 創新教學活動,增強文化體驗。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感知體驗有助于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和體味,讓文化中滲透著的精神內涵不斷深入學生的內心深處。多樣的語文學習體驗能夠增強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在實際的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活動,開展更多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例如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策劃一場“詩歌大賽”,學生可以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詩詞的創作,并賦予飽滿的情感。在比賽準備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大量的閱讀和學習來積累相應的文化知識,讓學生對古詩詞中所蘊含的愛國熱血、滿腔抱負等文化精神的表達更好的理解。學生在實際的創作過程中可以將自己的感情賦予詩句中,該比賽形式既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也能夠加深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同時也進一步提升學生創作能力,為學生未來全面綜合發展奠定基礎。
2.3 延展課外學習,拓展知識層面。在課堂教學中,課本上的內容是基本,課外的學習是一種知識、眼界層面的延伸。教師應該不斷引導學生對于課外一些優秀的、傳承傳統文化的書籍進行研讀。例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分享一些國學書籍,在教育中引入國學教育,通過和學生一起探討交流,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2.4 不斷提升教師人文素養。教師的眼界決定了學生的學習的寬度,在傳統文化傳承教學中,教師自身也應該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結構,嚴格的要求自己在生活和教學活動中不斷提升自我人文素養,實施人文教育,為學生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計劃。在實際教學中引導學生感受文學的美好,帶領學生領略文學世界的精神力量,促進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進一步愛上語文學習。另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積極自我反思,讓實際的教學中自然的穿插傳統文化的滲透,并做到更加真切的關注每一位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和感受,用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人文精神學習氛圍。
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在注重教材內容教學過程中,更應注重傳統文化的滲透。在不斷引導過程中,用一種潛移默化的形式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地人生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