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映如
(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下橋中學 廣東 徐聞 524100)
在教學過程中,語文這門學科具有交流傳播的特點與作用,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們之間、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過程,并且課堂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有著非常多的作用,比如說課堂互動能夠有效地推進教學進度,讓學生們鍛煉思考問題的能力,還可以為學生們創造一個快樂舒適的學習環境等眾多優勢,由此可見課堂互動在教學中的應用是老師們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老師們要善于運用課堂互動這個環節,來提升課堂效率,促進學生們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教學活動,然而想要發揮課堂互動的最大優勢,老師在與學生們互動的過程中要注意運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在新課標的改革下,目前課堂教學是以學生們為主體,學生們自主探索學習的過程,所以老師在課堂與學生們互動過程中,要以引導學生們為主進行授課,并不是把知識直接為學生們傳播,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們要注意引導不能太表面或者太具體,要做到適合學生們的程度,把握好引導的程度,提升學生們互動學習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部編版《鄧稼先》這篇課文時,在剛開始講授這一課時,老師可以為學生們播放原子彈發射的視頻,用來作為這節課的引導,學生們對于視頻相比于課本上的文字而言會更傾向于視頻的興趣,在播放完視頻之后,老師可以提問學生們一些問題,比如說,學生們對于原子彈了解多少,然后組織學生們思考一下,探討通過后,簡單讓學生們發表一下討論的結果,然后再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去閱讀課文,在文章中學找一些答案,再讓學生們發表一下意見,老師在為學生們講解一下,學生們未發現的知識,這樣的師生互動過程,能夠提升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
在課堂中學生們之間的互動也是非常頻繁的教學方式,這種互動與師生之間的互動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學生們之間的互動應該把重點放在知識的探究方面,在語文課堂的教學當中,老師可以讓學生們分成幾個小組,在小組合作的互動學習過程中,學生們能夠通過交流討論能夠延伸多個學習的思路,能夠避免學生獨立思考的局限性,還能讓學生們學習思維更加靈活,讓學生們思維能力和探究學習的能力都能夠得到有效的提升,并且學生們通過相互交流會變得更加熟悉了解,提升學生們之間的友誼,對于學生們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部編版《孫權勸學》時,由于這一篇文章是文言文,學生們理解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難,部分學生們對于這篇文章的學習會存在一種消極的態度,所以在這文章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為學生們設計一個情景互動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們先分成三個人為一組的學習小組,讓學生們把文章內容演繹出來,在演繹的過程中要把文章內容翻譯成現代白話文,在演繹過程中要注意文章中人物的語氣以及動作表情,讓學生們通過演繹來增加對文章的理解以及文章內容印象的加深,這種互動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們對于文章內容探究產生興趣,積極主動地學習這篇文章,提升學習效率。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互動教學這種教學方式,無論是哪種互動模式,其最終目的就是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讓學生們核心素養能夠得到有效的培養,所以說,老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互動教學模式時,要注意這種教學模式的有效性,使每一次互動都可以達到應該有的學習效果,然而想要達到這種理想的互動效率,老師要從各個細節角度出發,注重細節,研究每一個細節,也就是說老師在運用互動教學時,要注意互動話題的選擇、互動的形式以及互動的時間和互動過程中學生們的狀態等等這些細節方面多下時間,讓每一個細節動能充分發揮作用,這樣不但可以讓課堂互動效率得到有效的提升,還可以為學生們創造一個愉快的課堂學習體驗,提升學生們對于語文這門科目的喜愛,從而提升學生們語文核心素養。
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部編版《驛路梨花》時,在課堂剛開始時老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梨花盛開的圖片,問一些簡單的問題,來吸引學生們注意力,把學生們注意力轉移到文章內容之中,讓學生們對文章產生興趣,帶著好奇閱讀文章內容,品味文章美妙,由于文章內容較長,可以引導學生們把文章分成幾個段落,體會每個段落的小故事,來提升學生們學習的興趣,靈活運用互動模式進行教學,根據實際情況隨時改變互動方式,為學生們提高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發展,在初中語文的教學過程中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越來越重視,而課堂互動就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老師可以通過有效的課堂互動來活躍課堂氛圍,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提高初中語文的學習效率,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也提高了初中語文的教學質量,促進了教育的發展,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