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英
(甘肅省敦煌市肅州鎮板橋小學,甘肅敦煌 736200)
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是學生教育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也體現了學校的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符合辦學規范化的要求和體現。農村校園發展中,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校園特色文化建設等方面與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認識到校園文化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增長知識和提高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學校管理者必須重視農村校園文化建設,為師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工作環境,陶冶學生的情操。
文化環境對人的發展和影響具有重要的作用,“孟母三遷”就是環境對人熏陶的典型案例[1]。我國農村地區相對比較偏遠,在基礎教育設備、設施等建設上相對簡陋,校園環境建設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因此,要結合農村學校的實際情況,積極改善校容校貌,加強教學設備、設施建設,重視生活資料等的完善,重視農村小學物質文化建設。
首先,要做好校園的整體規劃。在校園的布局、建設及環境等方面要有人文特色。校園要保證干凈整潔,墻面無污染,門窗無灰塵,培養學生養成愛護樹木、愛護校園的主人翁精神;可以用花草樹木來點綴校園,校園的建筑要體現環境和建筑的特色,結合當地的氣候環境,設置具有綠化效果和美化效果的花園式學校,增添校園的意蘊美;在校園美化的過程中,要符合小學生的審美要求。此外,可以在校園的合適位置寫上名言警句,或者是懸掛名人畫像,打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并確保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的協調。
其次,要運用好校園資源。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可以結合校園的實際,在教室、走廊等地方張貼名人字畫,或者是書寫名言警句,布置文化角,從而讓校園彌漫文化的氣息,還可以設置小學生感興趣的科學成品等,讓學生感受科技的力量[2]。
首先,可以利用開學典禮、國旗下講話等場合,開展與文化主題相關的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展示學生的各項才能,培養學生的思維方法,從而滿足小學生發展的內在需求[3]。同時,要充分發揮校園宣傳欄的作用,積極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引導學生辦黑板報等,讓學生參與其中,并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圖書資源,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興趣和愛好,接受文明的熏陶。
其次,積極創設良好的教室環境。在小學生教室環境的打造中,要力求干凈、實用、美觀,給人舒適的感受,形成有序嚴謹的班集體;在教室內設立圖書角等,讓學生自主捐獻圖書,并學會與大家共享;還可以設置學習園地,張貼學生優秀的作品,如手抄報、繪畫、作文等,激勵學生勤奮學習,積極向上。
最后,引導學生開展小制作活動。為更好地激發小學生的創造力,可以舉辦手工制作活動,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并展示優秀作品,在培養自身動手能力的同時,還能增長知識。
一方面,要加強教師的職業技能培訓,樹立求真務實的良好校風。教師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影響因素,要認真對待學生,尊重小學生的個性發展。農村小學的很多學生都是留守兒童,生活上和學習上都需要關愛。教師要關愛學生,讓學生在校園環境中感受到溫暖和愛心,加強與學生的溝通,成為學生的朋友,讓教育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引導學生勤奮學習和思考。另一方面,教師要重視細節。校園文化的打造,需要重視細節,從教師自身做起,在課堂上、生活中都為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感受到良好的教學文化氛圍。
很多學生雖然生活在農村,但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要引導學生增強勞動意識,積極實踐,熱愛勞動,尊重勞動。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狠抓安全文明教育,給學生講解日常行為規范要求、禮儀細則等,培養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做文明有禮貌的小學生。
此外,教師還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是農村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內容,要活用學校的教學資源,給學生更多機會,讓其接觸自然和社會。學校要積極開展校園文化實踐活動,如美術、音樂、書法、舞蹈、象棋等,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定期組織比賽,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注意細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與其他同學融洽相處,推動和諧校園的建設。
校園制度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在規范師生行為等方面有積極的意義。農村小學的管理者要重視制度建設、組織建設和人才隊伍的建設,制定科學的制度,規范校園言談舉止,并加強校園文化隊伍建設,認識到教師的重要作用。
制度建設要民主,要借鑒和吸收學生、教師的意見,再經過校方的討論修改,通過之后方可實施。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制度也要不斷進行改革。同時,在制度的落實中,要權責分明,將責任落實到人,農村小學的師資力量有限,要確保制度落實的效果,就必須分工明確,各司其職,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制度化和規范化。
正確的輿論導向能產生積極的教育力量,也能推動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在農村小學發展中,要采取輿論誘導作用,加大對積極正面思想的宣傳,培養學生集體意識,熱愛學校,熱愛班級,熱愛校園;向學生講解學校發展歷程、學校所在地的歷史文化,讓學生接受正面思想的熏陶,創造濃厚的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及時糾正校園中的不良風氣和負面思想,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思想,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綜上所述,校園文化建設是學校建設的重要方面,在學生學習和發展中起著良好的作用。面對當前新的發展形勢,在農村小學發展中,相關工作者要認識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重視校園文化建設,結合學校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強校園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建設;完善校園文化建設的制度,為打造科學的校園文化環境提供保障;并從農村小學生自身的發展出發,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學習科學的思想文化,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促進小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