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 峰
(江蘇省沭陽縣第一實驗小學,江蘇宿遷 223800)
語文經典誦讀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包羅萬象,經典著作凝聚了古人的智慧。現代教育加強對傳統經典著作的誦讀,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更能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社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小學生可塑性強,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能夠對小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從而對其以后的成長和學習產生有益的影響。經典誦讀是小學生語文能力提升的關鍵與核心。本文將著重分析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經典誦讀的方法,以幫助學生全面發展。
隨著對傳統文化重視程度的提升,社會上刮起了一股“國學風”,傳統文化的社會地位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對于教育領域而言,在課堂教學中不斷進行傳統文化滲透,也是有利于人才培養的。經典古詩文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在課堂中進行經典誦讀,有利于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有利于使傳統文化煥發活力,讓傳統文化更好地在教育領域進行滲透,實現傳統文化的有效繼承與弘揚。
誦讀經典有利于學生學習古代的禮儀,提升自身的修養。經典著作中的一些思想和理念,除落后的封建制度外,很大一部分思想對于今天社會的發展依然具有指導意義,對于修身養性也具有重要意義。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這些都蘊含在經典古詩文和經典著作當中,而這種禮儀和修養,對于提升小學生的品德是具有極大的積極作用的[1]。
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中,尤其是針對閱讀教學而言,其主要教學目標之一就是為了讓學生積累素材,為以后的寫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對于經典著作的誦讀,不僅可以對學生品德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還可以讓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在寫作中下筆如有神,能夠準確借鑒經典著作中的名句名段,從而為寫作增色,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與運用能力,實現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
受傳統教育影響,部分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缺乏對經典誦讀的重視,課堂僅僅針對知識點進行重點講解,將經典誦讀僅作為課堂的補充,這就導致學生也不重視經典誦讀,沒有經典誦讀氛圍。學生缺乏對經典誦讀認真的態度,導致經典誦讀效果不理想,造成經典誦讀流于形式。
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的又一桎梏是,經典誦讀素材與教材結合不緊密。經典誦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不能與正常語文教學剝離開來。經典誦讀依賴于教學大綱,依賴于課堂講授內容,也是對課堂教學的檢驗,是課堂內容的發揮。同時,與教材結合不緊密也會造成經典誦讀生搬硬套,導致學生對經典誦讀與課堂內容產生違和感,不僅無法充分發揮經典誦讀的作用,而且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效果,從而降低了小學語文課堂質量。
經典誦讀是對古代經典著作的解讀和學習,教師要充分地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經典融入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對經典誦讀的興趣。而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的經典誦讀,出現脫離生活的情況,讓學生感覺到經典誦讀曲高和寡,對于學生生活沒有指導意義,從而喪失對經典誦讀的興趣。
環境對于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效果。經典誦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經典誦讀環境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前五分鐘”,帶領學生進行經典誦讀。此處“課前五分鐘”并不是指上課前的五分鐘,而是正式課堂開始的五分鐘。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材中的《孟母教子》是非常合適的經典誦讀素材,學生從中可以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文化,充分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教師應將“課前五分鐘”作為常態化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經典誦讀的習慣,為學生營造適合經典誦讀的氛圍,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要想發揮經典誦讀的作用,就要適當擴大經典誦讀的范圍,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要以教材為依托,不斷拓寬學生視野,讓學生不斷積累更多的經典素材,提升語文核心素養。例如,在學習《鄭成功》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了解歷史上鄭成功的豐功偉績,從而實現促進學生知識融合的目的,有效提升學生語文水平。
生活化教學對于小學語文課堂而言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生活化教學能夠讓學生感到知識就在身邊,從身邊的細節之處尋找知識。教師通過生活化教學,結合教材經典著作,開展經典誦讀,能夠有效提升誦讀效果。例如,小學生難免互相發生矛盾,這時教師就可以借題發揮,選擇《負荊請罪》作為經典誦讀內容,讓學生反省自己的錯誤,一方面解決了學生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能讓學生對該經典著作印象深刻,從而實現小學語文教學的人才培養目標。
經典誦讀的目的是拓寬學生知識面,積累語文知識,將經典誦讀融入課堂,進行經典著作的滲透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師要有意識地開展經典滲透,將經典滲透作為一種常態化教學活動,進行常規化的教學,形成固定的經典誦讀習慣。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不斷引經據典,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穿插經典,即時讓學生進行誦讀。這種常態化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科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科目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語文經典誦讀是為了讓學生積累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知識儲備,全面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因此,在經典誦讀之后,教師要注重知識的總結與積累,定期進行知識歸納,總結這一階段經典誦讀的成果,重視經典誦讀效果的檢驗,從而真正發揮經典誦讀的作用,在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同時,全面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經典誦讀是學生語文核心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通過經典誦讀,能夠達到提升學生語文核心能力的目的。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成為小學教育階段的主要人才培養目標。而通過繼承和弘揚經典著作,能夠實現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的目標,激活傳統文化活力,展現經典著作魅力,以古今之大成思想影響和教育當代學生,達到社會主義教育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