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光宇
臨空經濟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城市現代化和國際化程度的重要指標。自2015年4月,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機場片區掛牌成立以來,天津臨空經濟發展進入加速階段。民用航空及配套服務業進一步聚集,企業間業務分包和融合顯著增加,形成了初步的產業鏈生態效應。相關金融、人才政策及體制機制創新在產業發展中不斷完善,天津建立臨空經濟區的基礎條件已經成熟。為此,在原航空城規劃建設基礎上,仍按原規劃面積102平方公里,整合天津空港經濟區、東麗區部分區域、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和中國民航大學的土地資源,人力資源、政策資源、功能優勢和自貿試驗區品牌,加快臨空經濟發展已是當務之急。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周邊地區是我國京津冀和環渤海地區核心地帶,輻射三北地區、面向東北亞,空域條件較好;緊鄰北方最大海港天津港和首都國際機場、大興國際機場,便于開展海空聯運,區位優勢明顯。示范區與中國(天津)自貿試驗區機場片區部分重合,總面積為102平方公里,包含天津空港經濟區、東麗區部分區域、天津濱海國際機場和中國民航大學。
天津濱海國際機場距市中心13公里,為4E級民用國際機場,是我國區域航空樞紐和國際航空貨運樞紐,設有國家一類航空口岸。機場擁有T1(國際及地區)、T2(國內)兩座航站樓,總建筑面積36.4萬平方米、貨庫面積7.4萬平方米;擁有跑道2條,長度分別為3600米、3200米;機位59個。2019年,天津機場旅客吞吐量244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2.6萬噸,航線超過200條,通航城市146個,同時開通客、貨航班的國內城市共有12個,開通國際貨運航班覆蓋10個國家的12個城市。示范區內航空樞紐、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地鐵等交通運輸網緊密銜接,已逐步形成便捷高效的集疏運體系。近期規劃,2030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飛機起降40萬架次,預計至2035年旅客吞吐量7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50萬噸、飛機起降50萬架次;遠期規劃,2050年貨郵吞吐量300萬噸、飛機起降52萬架次。濱海國際機場交通便利,已開通地鐵二號線,僅需半小時即可直達天津市中心;有多條巴士線路,可以方便地前往市內各主要區域、車站及塘沽等地;直聯京津、京津塘和榮烏等15條高速公路和9條國道;可連通全國六大鐵路干線,周邊4座貨運站與國家鐵路干線連通;經疏港公路可直達天津港,與180個國家、400個港口實現空海聯系。
原天津航空城規劃地區作為航空產業的承接地,引進了空中客車、中航直升機等龍頭項目,帶動龐巴迪、西飛機翼、古德里奇、PPG等多個項目落地,初步形成以飛機總裝、研發制造、部附件組裝、機載設備與零部件生產、飛機內飾改裝以及航空維修為主的航空制造產業鏈。物流運輸、金融業等航空關聯產業迅速發展。2019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6%;實現財政收入307.7億元,增長26.7%;完成工業產值1305億元,增長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0.1億元,增長11%;重點營利性服務業收入172.7億元,增長46.7%。
擁有天津港保稅區(空港)、濱海新區綜合保稅區兩個海關特殊監管區,開展保稅相關業務政策優惠、功能齊全、手續簡化、保稅物流操作便捷。天津市自貿試驗區管委會、濱海新區及保稅區先后出臺了若干支持和鼓勵臨空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如《天津市人民政府關于建設天津航空物流區的批復》《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發展行動方案》,支持保稅維修再制造產業的《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機場片區支持和鼓勵航空保稅維修再制造產業發展若干措施》《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機場片區規范和指導企業適用保稅維修再制造政策的若干意見》等,在政策層面為示范區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中國民航大學是中國民用航空局直屬、以培養高級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為主的民航領域高等學校,也是我國唯一一所民航學科專業門類齊全、將航空宇航科學技術與交通運輸工程兩大學科群交叉融合的高等學府,為示范區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精英計劃”“海鷹計劃”等人才戰略相繼實施,航空專業人才不斷聚集。
天津臨空經濟區的總體發展目標是,建設成為航空產業繁榮、創新創業引領、高端研發集聚、金融改革創新、口岸物流協同的國際化區域,成為全國臨空經濟發展的排頭兵。預計到2030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500億元人民幣,第三產業比重不低于75%;工業總產值達到2500億元;進出口總額達到2000億元;注冊企業就業人數突破30萬人,常住人口達到15萬人,成為新動能引育的核心區、新活力迸發的主陣地、新機制引領的示范區。
按照“開放引領、創新經濟、產業升級、高水平建設宜業宜居國際生態活力城”的發展思路,在功能優勢驅動下各類要素資源整合疊加、制度改革大踏步前進,成為全市最具活力的經濟區域之一。
以發展高端、完善配套為方向,重點發展大型客機、支線飛機、大中型直升機、通用飛機、航空電子及配套零部件組裝制造產業。以空中客車天津總裝線為龍頭,發展客機總裝及零部件制造,培育發展無人機及通用航空產業,構建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體系和集成化信息網絡體系,著力突破發動機及零部件、機載設備、飛行控制系統、燃油系統、電氣系統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構建和完善產業發展鏈條,形成重要原材料和零部件供應體系,提升本地化配套水平。依托航空港物流運輸,發展高技術、高附加值、低污染的高端裝備制造業,形成以高端成套設備為主體、關鍵核心零部件為基礎、新興裝備產業引領的高端裝備產業體系。
以天津機場為基礎,以天津航空物流區為依托,加快建設集航空物流、流通加工、跨境電子商務、航空配套服務等于一體的臨空物流基地。不斷完善機場集散交通設施,大力發展航空運輸及倉儲分撥、郵件快遞等產業,推動航空物流業快速發展。吸引國際知名航空維修企業,整合資源,促進產業集聚發展,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空保稅維修基地。開展模擬機培訓業務,打造飛行員培訓中心,打造航空科教培訓產業集訓基地。將臨空示范區打造成國內專業化最突出、培訓覆蓋面最廣、門類較為齊全的民航培訓中心區。高標準建設臨空示范區會展基礎設施。在辦好“中國天津國際直升機博覽會”的基礎上,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端航空及關聯產業展會品牌。支持區域內航空企業開發工業旅游點,打造系列工業旅游景點,將臨空示范區建設成為特色突出、功能完善的工業旅游強區。大力發展航空金融產業,提升金融對航空產業發展的支撐力度。
優化空域環境,將京津冀空域規劃作為國家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將華北地區空域航線等清零重構,重新規劃軍、民航空域航線,徹底解決空域緊張問題。加快公路交通、軌道交通、鐵路交通、航運交通等多層次、全方位的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實現天津機場與天津市區、天津港、北京及河北的緊密聯系。發揮天津港的優勢,尋求海空聯動契合點,加強海空聯動,服務貿易發展。
一是提升行政管理水平。創新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推進民航管理先行先試,研究推進航權開放,加快航空口岸建設,促進通關便利化,構建國際先進營商環境。降低投資準入門檻,借鑒自貿試驗區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制度經驗,設立航空產業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減少或取消對外商投資準入限制。加大天津臨空經濟區民航業對外開放力度,鼓勵外資進入民航業。二是轉變政府監管方式,依托企業信用信息公示平臺,整合各職能部門依法即時公布許可信息和監管信息,實現信息共享、各部門聯動監督管理。完善企業信用評級標準,實施分類管理。實施建立“兩個隨機,一表共用”的抽查監管機制,有效實現事中事后監管。完善“一口受理,綜合審批,審管分離,公開透明,高效運作”的新型審批服務機制,逐步向備案制過渡。
開展與國內外航空院校合作辦學項目,推動中國民航大學和本地高校民用航空產業相關專業、學科建設的改革,豐富完善專業領域,提升學科層次,增強辦學的專業化水平和能力,增強職業素質,將天津建設成為全國航空教育培訓的高地和航空人才培養的搖籃。探索市場化引才新機制,大力引進國內外創新人才和團隊,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人才中介機構,通過市場化、專業化的方式為企業定向引才,提高引才精準度。加強制造業人才科研平臺建設,建設或升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博士后站和院士專家工作站,建立人力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為航空產業做大做強和高端制造業提升發展,培養儲備技能人才。大力引進國內外創新人才和團隊,著力引進航空產業發展急需的高、精、尖、特等緊缺實用人才和團隊。
擬建的天津臨空經濟區作為天津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處于改革開放的前沿。支持臨空經濟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開展合作。建設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走出去”綜合服務中心。積極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擴大“走出去”項目境外投資保險規模,支持保險公司為企業提供綜合保險服務。開展口岸通關流程和物流流程綜合優化改革試點,打造京津冀地區國際貿易大通道。吸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航空公司開辟往返或經停天津的航線。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安排,依托現有工作機制,率先向京津冀地區復制推廣創新成果,借鑒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經驗,更好推動示范服務京津冀協同發展。
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制定并實施循環經濟建設節能降耗工作方案、生態文明建設方案和生態工業園區規劃建設。深化大氣污染防治,嚴格執行環境準入標準、提高企業準入門檻,優化調整能源結構、推動煤炭清潔化利用,控制汽車尾氣污染、推動綠色出行。加強機場周邊大氣污染、噪聲污染和光污染控制,合理設置安全防護距離并建立空氣質量監測站點。強化水污染防治和固體廢物綜合利用,完善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加強工業廢水深度處理回用、中水回用,保障生態用水,嚴控土壤污染,強化污染物源頭控制,推進低碳節能體系建設。推動靠港飛機使用岸電,加快機場岸電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使用率。支持機場新增或更換車輛采用新能源或清潔能源汽車替代。
加快天津臨空經濟區建設,以航空制造業為引擎,航空服務業為燃料,基于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獨特區位優勢的天津臨空經濟區正在加速起飛,一座航空產業新城已經崛起于渤海之濱的藍天下。天津臨空經濟區的成立和建設,必將成為天津經濟發展的又一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