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長練 武威市涼州區羊下壩鎮七溝小學
教學,教是關鍵,學是根本。歸根到底,教學效率和效果還要靠學生的學來實現,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提升教學實效,才能有所收獲。就小學數學而言,如果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不高,將學習視為負擔,排斥數學,討厭上數學課,久而久之,后果不堪設想。因而,數學課應成為一種師生一體、兩邊互動的活動,教師應該通過各種措施激發學生主動性,提升課堂教學實效。
學好數學首先要激發和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努瓦列斯曾說:“數學家本質上是個著迷者,不迷就沒有數學?!蔽覀儾灰髮W生都成為數學家,但應著眼于使學生對數學“著迷”。
首先,要通過新課導入激趣。如教授《乘法》第一節課時,筆者沒有用教科書上的方法引入,而是談“高斯算法”的故事,讓學生感知“乘法”的魅力和便捷;在教授《雞兔同籠》時,簡要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名著《周髀算經》《九章算術》等著作,激發學生的興趣。
其次,要以精心備課“養”趣。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列舉貼近學生生活的數學例子,以趣味性、參與性的課堂導入新課,讓學生的思維充分發散,進而讓學生明白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存在著密切聯系,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只有設計出符合學生興趣的教學策略,才能使小學數學高效課堂得以構建,幫助教師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幫助學生提升自身數學知識應用能力。
最后,要以引導和鼓勵“固”趣?!捌じ耨R利翁效應”告訴我們,教師對學生的殷切希望能夠收到神奇的預期效果。學生都喜歡被表揚,在學生取得進步后,教師應該及時給予真誠的夸贊,長久下來,學生會越來越喜歡上數學課。
在小學數學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學方法普遍為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臺下聽,屬于“灌輸式”教學方法。教師普遍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強調注意聽講,但因為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等原因,這種強調往往難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新課改要求下,教師需要樹立以學生為主的基本理念,如筆者曾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取了分組合作討論的方法,在提出教學問題后,進行小組合作討論,讓學生之間得到充分交流,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高效學習數學知識。值得注意的是,在采用此種教學模式時,教師應發揮引導者的角色作用,在學生困惑時給予有效點撥,提升整體教學質量。除此之外,教師應對教學引導方式有效設計。如,某題某位同學做錯了,就讓其他同學上臺來講,學生往往會站在他們所理解的角度,運用他們所慣用的語言加以講解,也許不夠流暢,甚至不夠全面,但經過老師的引導討論、設問起疑、提示總結,總會超過預期的效果。還可以利用數學綜合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綜合運用“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等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感興趣的現實生活情景中探究、認知和互動,做到親自感受、親身觀察、有效探討、科學分析,對數學問題的提出、形成以及得出的結論全面理解,獲得有效的實踐體驗。
在小學生數學學習中,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啟發者、示范者,為學生學習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指導學習方法,通過解決問題,學會以數學思維進行思考、有效交流,以此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自信。
首先,教師應對學生學習興趣、認知結構以及心理特點進行分析,利用高效課堂提問、知識測驗以及作業批改等方法,凸顯學生數學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矯正數學學習的錯誤習慣,并制訂出專屬于自己的數學學習策略。
其次,教師需要積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好奇性,強化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多媒體包含了視頻、圖片以及音頻等多種內容,可以對教師高效教學活動的開展起到輔助作用,讓數學學習氛圍變得更為活躍,讓抽象的數學知識得以形象表現。除此之外,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可以得到充分調動,進而讓數學學習樂趣得到有效提升,有效提升數學教學質量,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
總之,數學課堂應該力求“回歸”生活,還課堂于學生,讓學生真正參與進來,使學生真正“在數學課上”,上“學生的數學課”,真正保持“在線”狀態,而不是“學生上了數學課”,要從夯實學生的基本計算能力及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入手,精心選擇教學方法及手段,注重學生態度、情感、價值觀三位一體的建構,從而實現學生數學綜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