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東
(遼寧省盤錦市鶴鄉小學 遼寧 盤錦 124010)
“區域聯盟共享模式”活動是當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與校之間的教育教學資源實現共享的最好紐帶,是目前區域內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互補的一種有效途徑,更是協作學校之間進行教育教學經驗交流的展示平臺。我地區在興隆臺區教育局的正確領導下,在協作學校之間的共同努力下,在所有教師的積極參與下,建立了一種“區域聯盟共享模式”。區域聯盟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區域聯盟共享模式”活動思路是:教師先聚焦主要問題,師生互動交流,再有針對性地組織學習。憑借信息化環境,教師通過合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術,在小學各學科教學過程中貫徹葉圣陶“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思想,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己讀書,自己發現,自己創新實踐”從而探索出“信息化環境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式改變有效途徑、方法和策略。信息技術支持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案例研究,在實踐中,不僅提高了學生在課堂中提出問題,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和業務能力,還使教師們提高了科研意識和科研能力。
2.1 加強理論培訓,提高對“基于區域聯盟的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研究”的認識。開展課題研究以來,區域內小學都把理論學習與課題研究、教學實踐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來抓,教師們利用每周四進行以年組為單位的小教研和每月進行一次全體教師的集體教研作為業務學習時間,集中或自學,針對課題的進展情況,還邀請到省‘市‘區三級教育領導到各校進行了理論培訓講座。
2.2 組織研討會、觀摩會,推動課題實驗工作的開展。兩年來,區域內小學通過活動的開展解決實驗中的問題,推廣實驗成果。
2.3 開展評優活動,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各校每學期都參加市、區的評優活動,選拔其中的優秀課推薦參加省及全國的評優活動,特別是充分利用“一師一優課”的平臺,展示實驗教師的研究成果,并從中找到不足,反思。激發了實驗教師的教學的熱情,教學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經過二年的“區域聯盟共享模式”的活動,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活動、綜合性學習等滲透深度學習,同時,教師在實驗中總結出深度學習的途徑、策略、方法等,以微課、論文、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反思、教學日記、手抄報等形式展示出來。實驗課題的研究,提高了全體實驗教師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教學能力,教師的整體素質得到了全面提升,在盤錦地區進行了推廣,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反響,在提高各校教學質量的同時也帶動了其他區域兄弟學校的教育觀念與行為,在教學質量提高方面起到了推動作用。
“區域聯盟共享模式”活動,建立了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機制,這一機制在區域內學校的實踐中得以應用。教師對教學設計的要求更加嚴格,設計的過程既要考慮到教師、學生、技術、媒體,又要考慮知識內容等多種因素。各小學全力打造的“優教班班通”、“英語口語100”網絡學習平臺并組織對此軟件進行培訓,借助網絡環境實現在課外的有效時間內,既可以與教師溝通與交流,實現個性化教學,又可以實現同學之間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利用這些學生易于接受,耳熟能詳的網絡工具,將預習要求、教學設計、重點難點、教學資源、知識拓展等內容上傳到空間方便學生預習,讓學生在課前知道如何預習和自主學習,對于課堂教學效果很有幫助。網絡學習空間更具針對性(學生、教師、家長等),實名登錄,在同一平臺下,格式基本相似,內容主要以教育教學為主,師生之間互訪簡單快捷等。既可以為各類師生搭建一個全天候的學習平臺,同時也為師生注冊自己的實名制網絡學習空間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這樣不僅解決了傳統教學的弊端,還把更多的時間還給了學生,學生真正變成了學習的主人。
區域內學校為學生打造濃厚的書香氛圍,給學生一個廣闊的閱讀空間,把學校打造成一個開放式的圖書館,引進各類圖書,并用“先鋒圖書館系統”進行分類管理。教師利用“教育網絡辦公系統”進行相關的資料交換,不僅如此,區域內小學也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學校的通知公告、校園新聞等都在上面得以展現,家長們也可通過此網站有更加全面的了解。
4.1 基于區域聯盟的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研究相對應主張從教學思想、教學設計、教學方法等方面均以學習者為中心。這一模式要求教學活動以學生為中心而展開,充分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作用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要盡量讓學生自己控制學習內容和方法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的各個環節中來鼓勵學生更多地負責自己的學習。教育過程中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是“傳授”而是“促進”學習者自我實現其潛能。
4.2 信息化環境能促使學習方式形成。首先信息化環境打破了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非正式教育的界限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和自由度明顯增強。其次網絡化的學習環境能使傳統教育形式的不同優勢得以綜合更好地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再者信息化環境有益于對教師、教育教學管理人員及學生家長的培訓和實時聯系有利于構建無縫的教育體系。信息化環境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或重要補充或一種平行的形式在促進學生自主性學習的過程中是一種教學的手段。提出這樣的觀點其創新之處在于把“信息化環境”作為一種嶄新的教學手段運用于教學過程之中借助信息技術的教學媒介。
“區域聯盟共享模式”活動,不是一種形式,而是實實在在的一個交流的平臺。作為鶴鄉小學這樣一所牽頭學校,辦好一所優質學校,是一種引領,對幫扶薄弱學校,更是一種擔當,引領和擔當是“一體兩翼”。我們在活動中取得了一點一點成績,但是未來的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會充分利用這個平臺,探究“區域聯盟共享模式”的策略,充分發揮協作體的作用,使聯盟各校的工作得到互補,真正實現教育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