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昌江 景泰縣第二中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素質教育迅速成為教育改革的一大重點。相關教育部門和學校都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建設,積極推動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多個方面一體化發展。體育作為促進學生運動、鍛煉學生體能的活動課程,從小學、中學到大學,一直都是學生的必修課。為了推行素質教育理念,也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學校和教師增強對體育的重視、進行體育教學方式的改進是很有必要的。下面,筆者將著重分析高中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一些針對性的改進措施。
1.教學內容未能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很多教師都會犯同一個錯誤,即沒有將學生的興趣充分考慮到教學內容的設計中,這就使得老師“教”的內容和學生想學的內容契合度不高,造成學生對課堂內容不感興趣,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局面。高中學校設置體育課的目的,除了要鍛煉學生的體能、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外,更多的是讓學生能夠在繁重的課業和枯燥的學習之余適當地進行身心的放松,達到勞逸結合的作用。而很多高中體育課程都沒有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要么千篇一律、內容單調;要么毫無安排,流于形式。這樣的體育課程往往會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的期望程度下降,也無法達到培養學生課余興趣、幫助學生放松身心的教學目的。
2.教學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每個學生都存在個體差異性,不同學生在身體素質、興趣愛好、性格等方面都各不相同,但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并沒有將學生的個體差異性考慮進去,而是根據固有的教學經驗和學生的一般水平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因此,一部分學生會因為課堂內容與自己的興趣愛好不符,或是自身體能較差等其他原因,跟不上老師教學的進度,掌握不了老師教授的內容,這樣就導致一些學生對體育課產生厭倦心理,甚至會因為達不到體育課的要求而產生恐懼心理。
3.不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任何知識的學習都必須是理論和實踐的統一,理論知識指導著實踐,實踐過程則踐行和驗證著理論,體育學習理應如此。但在現行的高中體育教學中,幾乎都是以單一的實踐類教學為主,關于理論知識的學習少之又少,甚至沒有理論知識的學習,這就導致很多學生不了解一些基礎的體育知識,一方面造成常識性知識的空缺,另一方面沒有理論知識的支撐,體育活動的實踐也變成了單純的模仿練習。
1.充分結合學生興趣,設計教學內容。張載曾說過:“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興趣是學習的必備條件,沒有了興趣的支持,學習就沒有了前進的動力,學習效果就會大打折扣。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發展需要。因此,高中體育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過程應該充分結合學生的需求,將學生的興趣考慮到教學內容的設計中去。首先,學??梢蕴崆罢骷瘜W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或者體育活動,根據征集到的意見進行體育教學內容的安排;其次,學校可以轉變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將班級化的體育教學改為“社團式”的體育教學,學校根據收集到的學生意愿組建不同的體育班級,每個體育班級可以是不同的項目、不同的活動內容、不同的教學重點,然后由學生自行選擇參加自己感興趣的體育班級,這樣不僅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的需求,還能擴大每個學生的交友圈,認識到更多的陌生同學。
2.根據學生間的差異,進行有層次的教學。素質教育認為學生是獨特的人,每個人都具有差異性。因此,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尊重和理解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因材施教。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應該注意內容的層次性,由簡單到復雜,由基礎到深入,讓每個學生都能循序漸進,身體和心理上都能逐步適應,慢慢培養出學習體育的興趣。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地要求學生達到標準,而是要耐心示范,對于體育水平較差的學生要及時提供幫助和鼓勵,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掌握技巧。
3.做好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統一。達芬奇曾說過:“理論是軍官,實踐是士兵”。體育作為一門學科,也應該是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在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除了堅持一貫的實踐學習之外,還應該適當地進行理論知識的鋪墊。從理論到實踐是一個必然過程,教師在進行一項體育技能的示范之前,應該適當地為學生講解相關的理論知識,比如這項技能的由來、相關賽事、代表人物等,這樣既能讓學生更加深入地學習這項技巧,也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