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瑞
(寧夏中寧縣新堡鎮宋營完小 寧夏 中衛 755100)
數學課堂是小學生汲取新知識的主要場所,但課堂時間有限,因此教師應當提高課堂效率,進行高效教學,讓有限的時間發揮最大的作用,在最大程度上讓學生獲得能力上的提升,并著重進行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使他們獲得精神層面的升華,能夠真正熱愛數學。在當前的“互聯網+”背景下,教師應當采用科學的教學法,改變學生的觀點,下面本文以換位教學法及情景教學法為例,進行詳細探討。
1.1 換位教學的定義。換位教學的含義就是調換教師與學生的位置,讓學生自主進行備課與授課,而教師則扮演學生的角色,將課堂交由學生主宰,只占用較短時間進行引導和總結。在使用換位教學法時,一般將整節課分割開來,變成幾節十分鐘左右的小課堂,以此減輕學生備課的負擔。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生可以很方便地查閱資料,而不用翻閱許多參考書,大大提升了他們準備換位課堂的效率,可以說互聯網的發展為換位課堂教學法的使用奠定了基礎。
1.2 換位教學的特點與優勢。1.2.1 課堂時間短,學生注意力集中。這是換位教學課堂最突出的特點,整堂課都不會超出十分鐘。眾所周知,人類能夠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的時間是有限的,根據人的性格品質、年齡閱歷等的變化,這個限制也會發生改變,但對于自制力較差的小學生而言,一堂四五十分鐘的課實在太長,幾乎所有學生都出現過上課走神的情況。而換位教學的課堂往往只有十分鐘左右,所有學生都能夠保證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全神貫注,高效學習。
1.2.2 課堂內容較少,主題突出。一次性向學生灌輸大量知識必然會使他們難以接受,尤其是數學學科,需要較長時間來接受和思考,否則在聽課過程中也會留下許多知識漏洞,學生來不及反應和思考,而換位教學的內容很少,并且十分集中,整節課只有一個主題,學生可以將關注點全部放在某一個知識點或者疑難問題上,在這節課上只需要關注和思考一個問題。
1.3 互聯網+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中換位教學的運用。
1.3.1 專一性解決問題。利用換位教學的教學模式,可以專一性地針對某個類型的問題進行解答,整節課學生只需專注思考一個問題,只需跟著“教師”的節奏,進行由淺入深的思考,而思維的廣度要求不會很高,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容易地接受重難點知識。小學生并不具備較強的接受能力,若是在一節課中講授多個問題,可能使他們弄混,而換位教學法則專注解決一個問題,效率較高。
1.3.2 方便地進行教學資源分享。換位教學所需的視頻文件一般不會超過百兆,教師可以讓講課的人將學習資料傳輸給其它學生,還可用換位教學的形式,通過互聯網將數學概念的難點識傳遞到每個學生手上,方便學生對課題的回顧復習,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理解數學題上的知識點,從而使問題能夠融會貫通,對數學知識獲得更深的理解。
1.3.3 課程點撥。作為學生,必須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明確掌握不牢固的知識點,并在課下做專項訓練。教師將問題的思考模式制作成思維導圖,結合講題小視頻做成課件,并分類整理,通過互聯網提供給學生,讓學生輪流來進行講解,這樣的話,學生可以迅速發現自己的不足,在課下能夠針對自己不懂的問題進行學習。
1.4 講解典型例題。在數學學科,許多題目是相通的,擁有同樣的思路與解決方法,會其一便可做出所有題目,教師可以設計典型的例題,讓每個學生準備解答其中一道并做講解,促使學生自主性進行問題研究和探索,并以提問題的形式讓學生通過授課來解答。對于某些難以理解的問題,學生可以通過反復學習而加深理解,每一次都能夠獲得新知,另外當講到重難點的地方,還可以暫停課堂,給學生深入思考的時間。
2.1 情景教學法的作用。情景教學法能夠為學生創設貼近現實的環境,增強他們的代入感,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在人教版小學課本與一些題目中,許多例證都與小學生能夠接觸到的現實生活毫無關聯,甚至有些違背客觀規律,例如泳池一邊注水一邊放水的題目背景,另外介紹數學單位時常采用較為晦澀的案例,比如“一百米的長度就是三十多層樓的高度”,學生很難憑想象來理解這些內容。情境教育法的目標便是通過創設與真實環境相近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代入感,若是忽略這一點,則本末倒置,毫無用處,與過去陳舊的教育方式相比并無突出改變,可謂換湯不換藥。
2.2 基于互聯網的情景教學法的使用。在進行情境教育法教學時,十分重要的環節便是情境的創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與互聯網完成這一工作,讓學生獲得代入感。例如,在教導孩子關于醫院的數學知識時,可為他們播放提前下載的醫院中的錄音,選取網上搜到的醫院圖片作為背景,展開教學活動。在教他們基礎加減乘除法時,可以選取“買菜”作為課題背景,并用投影儀展示超市中的真實商品價格,或者播放一小段關于買賣商品的視頻,讓他們進行計算。在涉及公司盈利最大化的應用題上,則可以讓學生組成一個小小的“董事會”,利用互聯網模擬會議室環境,讓他們莊重地進行計算和討論,將這道應用題當成決定公司命運的重大抉擇。
少年強則國強,想要提升未來人才的數學素養,我們應當從娃娃抓起,與時俱進,利用互聯網+背景下的便利條件,采用更加科學的教學法,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