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會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新登鎮中心小學 浙江 杭州 311404)
美術作業設計的深度直接影響著學生作業完成的質量,從而也影響了他們的學習效果。對于老師來說,如果作業的設計尤其關鍵。但美術是一門抽象的藝術類學科,沒有固定的評價標準和知識類別。
教師要靜下心來“潛心會文、虛心涵泳”,要有一雙慧眼,去發倔教學中所蘊藏的教學價值,發現對學生的未來發展有價值的東西。教學時要恰當引導,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居高臨下、深入淺出”。
1.1 改善“枯燥課堂”的現狀,激發學生美術學習樂趣。在過去的美術課上,老師布置給學生的美術作業大多是根據教材中現成的圖片或場景來完成的。完成的過程往往被簡化為學生對一些作品的臨摹或者技法的練習。這樣枯燥缺乏主動性的作業讓學生可能對學習美術作業缺乏興趣,授課的課堂也很無聊。從長遠來看,興趣的缺乏會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將無法完成或交作業。所以在美術的學習中,興趣的培養和堅持是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每個地區都有特有的文化傳承和生活習慣,每個學校也有自己的校園文化建設目標,學生在實際的生活和學習中都收到了這些元素的影響。
1.2 提升美術創作能力。小學生沒有文字等表達方式,繪畫是他們少有的幾個表達方式之一,小學生從小就喜歡繪畫,就喜歡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由于小學生天生的兒童趣味性,在無法完全理解美術理論中的透視現象和空間關系,因此,在繪畫時常常會忽略物體的高低變化、大小對比、遠近比例等關系。當地的盆景制作已有悠久的歷史傳承,以此取材設計美術作業富有靈活性、趣味性、技能性,對學生有良好的教育效果。這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特點,它將在深入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在其基礎上研究出一套適合小學的教學方式,促進學生藝術素質的發展,形成以山水盆景藝術教育為突破口的校本教學特色。
1.3 有利于學生身心全面發展。學校的文化長廊、東安遺韻、濃蔭小憩、盆景園林以及周邊附有文化特征的景物等都可以用作學生創作美術的作品,這樣就能夠讓學生在創作山水盆景美術作業中感受到學校的山水盆景的文化氣息。
老師采用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可以輕松快速地學習到美術知識和技能,了解當地盆景栽培的歷史和文化故事,這種融合了文化、歷史和藝術的教學讓學生在感受文化藝術教育的同時,也了解了當地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
現在美術教學往往形式簡單而枯燥,教學內容也千篇一律,學生完成的美術作業也是有應付性的,缺乏個性化的思維,完成的作業也出現了“假、死、空”的現象,缺乏學生個人創作的表達。具體表現為:一是純粹臨摹的作業較多;二是追求技巧性的作業比較多;三是缺乏校本的作業設計。藝術化的美術作業這時就變成了刻板的理科作業一樣,作業的形式內容單調而枯燥。
3.1 樹立起正確的審美價值取向。現代教育中小學美術作業設計的目標中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教師應合理利用校園中的文化環境向人文方向發展提高價值情操,更好地發揮校園文化的獨特性,可以讓校園文化建設的成果反哺到學生的審美能力上。所以美術作品不應該有標準化的“好”、“壞”之分,只有是否完整表達了自己心中的創作訴求和樹立正確的審美價值取向為主。只要學生在創作,而且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教師都應肯定他,使每個學生對自己的繪畫都有自信心。
3.2 提升學生美術作品的創作能力。美術作業設計的深淺程度要從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出發,因此作業的設計應該是開放性的。國外常常有教育專家評價中國的學生繪畫臨摹能力強,會使用多種技法,但創造能力差。
4.1 選擇有價值有深度的作業內容。從教材的教學目標出發,老師可以從校園和當地傳統文化中取材,設計有價值有深度的作業內容。根據小學生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特征,把作業內容也進行分層次練習,逐漸提高作業的深層次。
4.2 提升趣味性強化美術學習興趣。小學生還處于相對活躍的年齡,提高作業設計中的趣味性有助于強化他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老師在設計作業時通過邊玩邊學的方式來完成作業,有助于保持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盆景繪畫的點評上,先讓部分學生到講臺上進行各種自己創作的講解等等,解釋盆景中虛構的場景。這種以自己的想象進行創作,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助于良好的課堂氣氛的保持。
4.3 作業形式多樣化提升美術創作能力。
4.3.1 從生活中收集素材。美來源于生活,美術作業從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進行取材。學校中的場景、學生們生活的故事、景點、地域文化等等都可以成為美術作業的素材。
4.3.2 減少模范化作業形式。減少束縛,精彩的美術作業不需要孩子畫了多少張畫,畫的有多么好,畫的多少像。老師要鼓勵學生把自己的思想傾注于美術作業中。
4.4 擅于運用互聯網多媒體輔助作業設計。美術是往往難以讓人理解,作業的設計有時可能讓學生的理解出現偏差。我們可以利用電腦等多媒體信息技術讓學生欣賞到更多的山水盆景繪畫作品。這也就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實現足夠的美術鑒賞的積累。教師可通過欣賞大師的作品讓學生更進一步地了解各種藝術作品,從而引出當天的作業。這讓能讓學生深刻理解老師設計作業的要求,在進行自己的美術創作。
4.4.1 利用互聯網收集美術作品的信息。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擺脫時間、空間的束縛。以目前的教材情況而言,學生能夠接觸到的繪畫作品相對較少,這就需要老師提供更多相關的素材資料,好讓學生接觸不同特色的藝術作品。媒體技術夠跨越時間、空間的障礙,讓學生更加近距離地觀察繪畫作品。
4.4.2 提高師生間的交流效率。運用互聯網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讓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密切。多媒體技術的運用也能夠讓繪畫藝術作品更加接近學生的認知水平,還能夠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
美術作業設計必須包含在學期教學計劃、單元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設計中。作業是教育質量的考卷,也是一次課外鍛煉的機會。作業的成果反映了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態度和美術素養水平,從側面也反映了教師的教學態度和美術素養。也充分認識到美術深度作業設計的重要性,根據學生學情認真研究做好不同的作業設計,推動審美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促進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