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禮云
(江蘇省南京東山外國語學校 江蘇 南京 211103)
生物學本身就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但是就目前的初中實驗教學而言,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教學的形式過于單一,而且內容也相對而言比較的枯燥,這些都不利于發揮實驗教學的功能,也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升。隨著新課改的深化發展。生物實驗教學更是提出了要將核心素養的內容融入到教學中,那么就更需要生物教師采取新的手段來完成。本文針對核心素養下的生物實驗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示。
在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中理性思維占據著重要的內容,希望學生能夠具備科學的思維,對于生命現象能夠做出科學的判斷。在初中的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要積極的對學生的理性思維進行訓練。那么這就需要在生物實驗中安排出一部分的課時進行觀察性的實驗,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習慣。教師要在實驗的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的現象和結果,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樹立學生科學的思維,從而培養學生的生物素養。比如在學習蘇教版初中生物《植物根的生長》時,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教師可以通過幻燈片的方式向學生介紹根尖結構,讓學生了解根尖結構是根冠、分生區、伸長區還有成熟區四個部分構成的。當學生了解了結構之后教師這時候就可以組織學生來進行觀察實驗了,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好菜豆種子,教師應該提前進行準備,讓幼根最好已經長到了2厘米左右,然后讓學生在幼根的上面標記處等間距的細線,然后根據幼根的生長觀察間距之間的變化,組織學生進行記錄。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其實就幫助學生獲得了觀察能力的提升,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讓學生樹立了理性思維的意識,提高了學生的生物素養。
社會責任也是生物素養中的一項內容。學生要能夠從生物角度出發,參與到社會的討論中,能夠利用所學習的生物知識對社會現象進行理性的解釋,解決實際的問題。社會責任這一素養還希望學生能夠主動地承擔起一些責任,能夠積極地向他們去宣傳珍愛生命保護環境這樣的內容。那么為了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教師可以通過演示實驗教學來完成。通過演示讓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得到增強。比如在學習蘇教版初中生物《遠離煙酒》一課時,為了能夠更好地喚起學生的責任意識,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一個演示實驗。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一個問題:不同濃度的酒精對于水蚤心率的影響。然后在演示實驗中使用體積分數為百分之70的酒精配置出濃度不同的酒精溶液,分別設定濃度為5%、10%、15%和20%,然后讓學生觀察水蚤心臟的位置,了解之后在玻璃片上面滴入清水放入水蚤,然后記錄心率,接下來再嘗試滴入酒精溶液,再次記錄心率。然后讓學生對于兩次不同的數據進行分析,通過這種直觀的實驗學生認識到了酒精的危害,同時也樹立了宣傳珍愛生命的思想的一種社會責任意識,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對于學生的探究能力非常的重視,而探究能力的培養需要引導學生針對于某一個物理現象進行積極地觀察、思考,進行實驗的設計和落實還有總結。那么在生物教學中為了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生物知識的積極性,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通過合作激發學生合作的積極性,從而有效的培養學生合作和探究的能力。比如在學習蘇教版初中生物《植物的呼吸作用》內容時,教師就應該從植物呼吸現象入手,給學生準備實驗需要用到的一些材料,比如綠色植物、石灰水、蠟燭等等。然后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選擇一位學生作為組長,做好實驗小組的分工,有的學生負責記錄,有的學生負責操作,有的學生負責發言。然后讓學生自己合作設計實驗,撰寫實驗的方案,最后進行成果的展示。通過實驗小組的學生發現了試驗后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了,產生了二氧化碳,而小組也通過實驗的現象總結出來了植物呼吸的作用就是能夠產生二氧化碳。那么通過學生的這種合作探究有效的得出了結論,提高了學生的成就感,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核心素養理念作為新興名詞在社會和學校逐漸廣泛普及,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改革者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與核心素養理念結合起來,成為生物實驗教學一個新突破口。通過核心素養和實驗教學的有機結合,不斷地提升初中生的生物素養和生物學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