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斌
(西藏自治區昌都市第二高級中學 西藏 昌都 854000)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為了加強學生的地理圖表解讀能力和運用能力,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地理圖表中的信息,根據教學經驗我對如何培養高中學生地理圖表運用能力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方法:
地圖是地理學的“第二語言”,可以表達地理要素的空間分布、空間聯系及其發展、變化規律。地理圖表所承載的豐富信息是學生獲取地理知識的重要源泉,地理圖表運用則是培養與發展學生智力、能力的重要手段。給學生創造利于地理圖表閱讀能力的培養、開發視覺空間想象能力的舒適環境,滿足和拓展學生的視覺空間感受,充分利用圖畫、照片、幻燈片、多媒體教學設計、電影、圖解符號、表意文字等等視覺對象,調動學生的視覺空間能力,以培養學生地理空間概念的構建。
以地理空間概念為基礎,進一步加深地理圖表基礎知識解讀,但地理圖表的解讀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想提高學生的地理圖表運用能力,就要從基礎開始做起。首先,在閱讀地理圖表時一定要先看圖名,圖名里面往往會給我們許多信息,能夠避免在之后看圖時發生誤解,例如,應看清是等高線地形圖還是等高溫線地形圖,這是閱讀地理圖表的第一步;其次,應該看圖表的圖例和注記,如果說圖名是理解圖表鑰匙的話,那么圖例和注記是理解圖表的重要工具,它們不一定能夠提供信息,但卻是理解信息時所必不可缺的;最后才是看圖表的內容,根據題目要求來找出解題的信息,這一步驟要求學生要細心、認真,例如在閱讀等高線地形圖時要先判斷出基本地形是山地還是盆地,又或者是平原,才能繼續做題。從這個過程我們看到,解讀地理圖表時重要的是提取信息,整個圖表從圖名到圖例再到內容,都能夠提供給我們解題的信息,學生在理解圖表時不能只關注圖表本身而忽視了其周圍的信息,這種意識和能力需要教師在學生剛開始學習時就不斷地進行灌輸和強調,使其能夠熟練掌握。
學生的解讀圖表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需要經過長期的指導和訓練才能夠得到,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應不斷加強對學生的解讀教材圖表能力訓練,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時應多使用教材上提供的地理圖表,例如,在講解世界氣候類型和水循環等課時,利用圖表能夠起到更好的作用,加強學生對地理圖表的熟悉性。其次,教師在課堂上應該給學生預留充分的時間來進行解讀圖表練習,可以在課堂上請一位同學來解讀一個圖表,再由其他同學來評價他解讀的是否得當,教師在最后給予學生評價和指導,通過這些活動能夠在活躍課堂氛圍下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和提升閱讀地圖的能力;最后,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多種圖表的綜合能力,因為現在的考題中往往是一道題包含多幅地圖,如將教材中氣候類型圖表與自然帶的圖表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從圖表中提煉信息的能力。
在分析地理環境時一定要結合地理圖表和文字描述,并能夠將圖表中所給出的信息和文字中所給出的信息進行互換、梳理、整合;對其進行綜合的應用。從中分析出地理環境的特點。例如學習關于人口數量、資源環境、氣象氣候、工農業發展等方面的內容時要認真閱讀、分析相關圖表,然后通過圖文轉換達到學生對這些知識的通透性。
要加強學生對地理圖表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一個十分有效的辦法就是注重學生繪制地理圖表的能力,在聯系繪制地理圖表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地理圖表的基本知識,和其所蘊含的地理信息,從而提升學生對地理圖表的學習應用能力,例如,當學習完氣壓帶、風帶圖分布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畫氣壓帶、風帶圖表,來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印象。
充分應用多媒體、投影、幻燈、電影、錄像的直觀優勢,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電化教學是現代化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途徑之一。運用一些自制的投影片作為一種直觀性、實用性、形象性的地理教學軟件,解決了很多傳統教學形式解決不了的問題,并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用精心設計的多媒體教學課件幫助學生發展他們對空間能力的敏銳性。例如在標題上用彩色卡通圖畫標示出主要內容,穿插演示教學內容,用PPT展示學習中心內容,可要求學生多用畫圖的方式展示地理過程,多用演示的方法說明地理過程,都能起到強化教學效果的目的。
總之,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學生構建空間概念,以空間概念為基礎,結合教材對不同類型的地圖,采用不同的方法,提取圖表上的有效信息,建立地理理論與地理區域之間的對應關系,使地理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從而加強對學生地理圖表運用,并且讓學生掌握圖文互換的能力,能夠更好地掌握地理圖表的知識;能夠對地理圖表進行綜合、靈活的運用,提升學生地理學習的能力和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