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蘭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江埔街禾倉小學 廣東 廣州 510000)
隨著《英語課程標準》教學新理念的深入推廣、教學實驗的推進與新教材的使用,小學英語教師努力學習、刻苦鉆研、積極實踐、勇于創新、不斷總結交流,更加深入地研究小學英語的教與學,有效地提高了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所以,我認為教師應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入手、從課堂教學入手,設計一些有效的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提升學生運用語言表達的能力。如何在教學上激發學生參與積極性,從而提升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呢?以下是個人膚淺的看法:
依據不同年齡的小學英語學習的心理特點和英語知識的特點,才能更有效地激發參與積極性和學習的堅持性。
1.1 三年級的小學生年齡較小,積極好動,并且有直接感知、形象記憶的特點,對于英語學習有著好奇濃厚的興趣。喜歡唱歌,讀小詩,玩游戲、表演課文等活動形式,針對這種特性,在教學中應循序漸進地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讓孩子在樂中學,學中樂,利用多種形式提高課堂時效性。
1.2 而對于經過一個學年的學習的四年級的學生來說,仍然活潑好動,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潑開朗,樂于表演。對于英語和自己的母語迥異的語言的陌生感逐漸消失,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英語學習習慣,對英語教學的方法已經適應,但他們對事物的注意力不持久,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實際,并通過創設情景,以實物、圖片、課件、歌曲、游戲、chant等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在情景交際活動中靈活運用語言知識。
1.3 到了五年級,學生已經有三年的英語學習,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較高,形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初步具有英語自主學習的能力,個別學生自學能力強,但在語言交際中能熟練運用英語可能存在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創設豐富的語言情景,結合運用各種教學手段,讓學生用所學的語言知識來完成貼近生活的真實任務,培養學生學以致用的意識和運用英語進行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1.4 從而到了六年級,學生就會具有更好的英語基礎,就算是學了很多話題,也學了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一般將來時三種時態,并懂得了“通過變化動詞的形式來表示不同的時態”,對英語的時態有了一定程度感性認識,再初步學習接觸一般過去式和有關過去式的句型。但對于知識的加深、加難,在教學過程中,還是需要教師充分發掘身邊的資源,把知識跟學生的生活環境實際緊密連接在一起,為教學提供豐富的多彩的教學方法。
2.1 準備階段。都說萬事開頭難,成功與否,就看在準備階段是否有效。因此在一開始我們應該與學生親近起來,老師愛他們,他們才會愛老師、愛學習你這門學科,所以每進教室必須保持良好的心情,甜美的笑容,然后親切地與孩子們打招呼、問好,也就是好好設計Greetings.再就是根據本課教學內容選好歌曲,讓學生輕松愉快地進入學習中去。
2.2 呈現與操練階段。為了避免孩子們只是一味機械地操練,在這階段設計一些有趣的活動,激發學生積極參加。這樣,學生就能發揮競爭水平,保持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年齡越大的孩子,越有競爭興趣,在六年級的M2U單元復習課的教學中,可設計闖關活動,如:挑戰一、根據聽到的順序,用英語大寫字母給下圖編號。挑戰二、選詞填空。The boy usually _______(get, gets) up at 7:00 in the morning.挑戰三、根據實際情況回答問題。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country life? 一步一步往前沖,一關一關突破,達到學習知識的巔峰。
2.3 鞏固階段。小學生都是保持童真,無論是低年級還是中高年級,孩子們都是有愛玩愛比的特點。因此在前兩個階段下來,孩子們會有點累了,這時更應該給他們打一雞血,在英語教學中適當地運用游戲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在鞏固環節中運用游戲教學更能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避免課堂的枯燥性。學生在經過新知識的學習后,對本課的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必須通過練習來消化吸收。在教學中這一環節處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知識掌握的好壞,所以教師在設計好各環節的同時更要重視英語教學中的鞏固環節。
2.4 發展階段。有刺激、有要求、有目的,會更有動力繼續一件事情。大半節課下來,孩子們的興趣已經有所減退,光只是游戲,再難保持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積極性了。這時候應該讓他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讓孩子們活學活用,讓孩子們盡情表現自己的能力,讓孩子們覺得這節課有所收獲,也就是讓孩子們有成功感,人有了成功感才會有信心、才會堅持做好這件事。孩子們也不例外,所以這時在孩子們學了今天的新知識后,老師應該設計一些闖關題目,考考學生,讓孩子們不但鞏固知識,更是掌握了知識。培養學生學會對已學知識進行自查,進行自行歸納和概括的學習策略。
2.5 課后的有效延伸階段。英語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教師了解教學目標的落實情況以及學生知識和技能掌握情況的一種重要手段,是鞏固、掌握和深化課堂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手段,是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能力的有效途徑。作業的布置作為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步驟之一,不僅對學生的學習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影響著學生對所學科目的興趣和關注程度。
教學如何才能有效,如何才能把教與學,激發參與積極性,教師必須善于教,學生樂于學,以上是如何把知識有效地從課堂到課外傳授給學生,學生又是怎樣有效地吸收課內與課外運用知識的各種方法,在教學實踐中,孩子們是能在各環節都能認真地、自學地、有趣地、積極地進行學習、交流,使教學效果達到有效性,可行性。興趣能使人把事情做得更棒!更能使人能堅持不懈地、更努力地做好事情。興趣就能很好地令學生堅持地、努力地、無止境地堅持學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