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信濤
(陜西省安康市漢濱區江北高級中學 陜西 安康 725000)
核心素養在近些年受到了更多的關注。語文作為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具有著較強的思想性,語文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會產生重要的影響。高中語文教學希望能夠從各個方面去提升學生對于語文本身的認識和理解,能夠有效地促進自己語文素養的提升。因為受到了傳統教學的影響,教師往往將關注點放在了學生的成績上,無法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所以教師必須要將重視學生的知識的學習轉移到學生素養的訓練上,真正的實現語文核心素養的滲透。
在語文的學習中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而且核心素養中也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因此學生如果具備有比較豐富的閱讀量,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對社會進行認知,更好地看待問題,能夠健全學生的人格。同時閱讀能夠給學生呈現出一個新的世界,讓學生的視野得到開拓。那么在高中的語文教材中其實就蘊含了很多文質兼美的文章。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通過對這些文學作品的拼讀和欣賞,讓學生能夠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能夠從文章優美的文字中體會到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中國語言的博大精深,這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教師應該努力為學生營造出一個閱讀的氛圍,讓學生能夠沉浸在閱讀中,在閱讀中欣賞,能夠更好地感受到閱讀是一件美妙的事情。所以教師在學生進行閱讀時可以適當的配合播放一些比較柔美的輕音樂進行伴奏。教師也應該多鼓勵學生在早自習的時間進行自行的閱讀,可以為學生播放音頻伴奏,讓學生陶醉于課文中,游走在文字中。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濟南的冬天》時,文章對濟南的冬天的山水天進行了詩意的描繪,教師可以通過范讀和引導學生朗讀激發學生閱讀的性質。
在散文閱讀的教學中為了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應該善于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通過問題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教學中來。這樣學生在對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鍛煉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和認知的能力。這也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一種體現。除了教師對學生進行積極地問題情境的創設外,教師也應該注重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知識的探究。新課改下更加提倡學生的探究性學習,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能夠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去探究一些問題,這樣學生在彼此的交流和溝通中能夠獲得更好的能力的提升。當然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組時也要堅持優勢互補的原則,這樣才能夠實現全班學生共同的發展。比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熱愛生命》一課時,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針對于生命這一話題進行探究,教師可以為學生羅列出一些相關的問題,和文章中作者的情感進行一個結合。讓學生在探究教師的問題中能夠層層深入,全面的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有效的培養了學生的理解能力。
語文教學不僅僅是靜態的教學,也不能夠局限于課本和課堂。教師應該多為學生增加一些實踐活動,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語文學科,能夠學習到課堂中很多學習不到的語文知識,同時能夠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到語文學習的意義。當學習了某篇散文作品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去閱覽室查閱一些有關的資料進行課件的制作,然后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匯報表演。也可以在學習了一篇散文后讓學生進行讀后感的撰寫,學生帶到課堂中進行集體的分享。或者是在學習了一些寫景的散文后讓學生走進大自然中感受,嘗試撰寫相關的導游詞,讓學生進行摸你介紹。通過這些實踐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學習人教版語文《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愛》后,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這篇文章,教師可以以此為活動主題,讓學生寫一封給父母的信,然后寄給自己的父母,可以選擇寄到工作單位,通過這樣的實踐讓學生拉近和父母之間的距離。
總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新課改的深化,對于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語文教學也更加重視對學生素質的培養。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語文課堂中核心素養的滲透,教師應該充分把握好散文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能夠創新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散文產生興趣,能夠主動地進行散文的閱讀和思考,全面的提升自己的語文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