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燦
(湖南省寧鄉市第七高級中學 湖南 寧鄉 410600)
農村高中由于其地理交通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愿望普遍不強烈,英語知識較為薄弱,眼界普遍不及城鎮學生開闊,并且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有排斥心理。因而在設計教學任務時要特別注重自身學情,必要時盡量簡化任務難度,盡可能使學生獲得成功的經歷,從而激發對英語學習的激情和對外面世界的渴望。筆者在以下方面對提升學生思維品質進行了探索。
對英語的理解與表達有助于發展思維的準確性。教學時,有意地設置對原文細節理解的題目有助于提升思維的準確性。具體來說我們可以設計正誤判斷的題目、細節理解型的閱讀理解題型、基于原文的語法填空題型、基于原文的短文改錯題型、復述課文等活動。均以原文為基礎,視學生基礎水平進行相應的難度處理。
例如在教授《牛津高中英語》(譯林版,下同)模塊六第三單元閱讀材料”The UN -bringing everyone closer together” 時,筆者對第一自然段進行了處理,設計成了語法填空題型。對表達作者積極態度的幾個形容詞如happy, pleased, honored進行設空。學生迅速并準確完成了教學任務,并且由此得出此時作者的態度是積極的。之后我對部分消極詞匯進行了設空,這樣也幫助學生們自己成功總結出Reading Strategy 中 understanding the speaker’s attitude 的閱讀方法。按圖索驥,以易入難,四兩撥千斤,學生們充滿自豪感,對自身的英語學習也充滿了自信。
英語語言的文化內涵有助于發展思維的深刻性。教學時,有意地設置思索性問題(包括綜合分析類、概括類、推理類等),提升學生深入地、邏輯清晰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幫助學生理解文本的深層內涵。具體而言,可以設計分析文本結構、概括文本主題等分析概括類任務,或者設計詞義猜測、作者意圖等推理性閱讀理解題型。
例如在教授《牛津高中英語》模塊六第一單元閱讀材料”Stand up for your health”時,筆者設計了問題 What is the meaning of the title? 引發學生對標題含義的猜測與討論。最后同學們總結出了兩種含義,推測出“一語雙關”。通過設問,引導,討論和總結,加深了同學們對文章主題的深層次理解,也加深了對“雙關”這個文學手法的理解。
英語學習對學生思維靈活性的提升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因為兩種語言異同,本身就有助于發展思維的靈活性。并且英語語言中需要分析判斷動作的主被動關系,時間的先后關系等,老師可以很好的利用來提升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分析問題的方法。具體來說我們可以設計課文原文的英漢互譯題目,讓學生以命題人的角度對課文原文進行語法填空題型設計并相互完成或者以課文內容拓展的辯論等活動。
例如在教授模塊五第二單元閱讀材料“The Economy or the Environment—must we choose?”之后,筆者設計了一個mini debate的活動環節。Generally, based on an arguable topic, a debate consists of two debaters holding opposite ideas as well as a host.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try? Let’s open the floor for discussion… Step 1: Work in groups, and decide which view your group is for. Step2: List all your reasons. Step 3: Report to your classmates.
通過以課文內容拓展的辯論,提升了學生們思維的靈活性也再一次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有的農村中學教師認為在學生基礎不好,學校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只能對教材內容進行淺層的理解分析,通過大量做題來提高學業成績,無暇顧及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殊不知,學生做題能力的匱乏極大源于思維品質未獲得足夠的培養。一旦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了,對英語的學習熱情點燃,那么學生會自己去鉆研去理解去分析,他們的學業成績自然而然會得到飛速的發展與提高。而且這些學生具備了自己學習的能力,對其裨益遠遠大于片面追求學業成績的好處。
因而在閱讀教學中,農村高中老師們應盡可能將語言教學與思維品質的提升聯系在一起。在設計教學任務時,多考慮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的策略。以提升學生思維品質來促進學生英語閱讀和各方面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