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周洋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揚美實驗學校 廣東 深圳 518000)
21世紀的教育不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還應該加強對學生學習技巧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力度。體育鍛煉有利于人體骨骼、肌肉的生長,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機能狀況,有利于人體的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有機體的適應能力。體育能促進學生文化課程的學習,我們不難發現,文化課學習成績不錯的學生體育往往也是不錯的。既然體育鍛煉有諸多的好處,那么才能實現初中生自主體育鍛煉能力與習慣的養成呢?
初中體育教學的正常開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都離不開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激發學生興趣,以此來增強學生對體育鍛煉的信心,讓學生參與到豐富的體育項目中。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得到明顯的提高,隱藏在心中的對體育的熱愛之情也會慢慢地體現出來。初中體育教學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要從學生本身出發,積極調整課堂教學策略,采用科學的教學方法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同時也應該使用靈活的教學技巧,以此來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比如說,在學生學習游泳的過程中,很多的學生非常害怕不敢下水,教師就鼓勵學生我就一直跟在你們身邊,你不要害怕。不斷的鼓勵學生,幫助他們完成下水的第一步。學生后續在水中慢慢放松,同時體會到學習游泳的好處,開始逐漸的喜歡上游泳課,同時增加了一項生存技能。因此可以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根本,也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保障。
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體育鍛煉的自主性。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要求廣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選擇,給學生足夠的選擇權利和空間;要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體育的樂趣,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的學習之中;要讓學生在學到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能對自身的鍛煉進行規劃。獨立地進行體育鍛煉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意識,增強學生的認識能力。體育鍛煉不僅要傳授知識,更要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其進行自主鍛煉,這樣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讓學生擁有良好的體魄。教師要相信學生能夠做出選擇,當學生有疑惑的時候他們會尋求教師或者其他學生的幫助,教師要學會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鍛煉,培養學生的自主性。
良好的教學環境能夠對學生鍛煉習慣的養成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學生學習的過程如果處于良好的環境之下,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鍛煉水平,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的提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同時也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學生的基礎情況不一樣,教師就需要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調整教學策略,不能一刀切,對所有的學生采取一樣的策略。比如在排球運動中,有些學生可能之前接觸過,于是便做自己喜歡的練習。如果單純地強制學生開展同樣的練習活動,會降低本來就會的學生練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要營造寬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能夠真正放松下來.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培養學生鍛煉的習慣,鍛煉習慣的養成還需要日積月累的堅持。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鍛煉之中,樹立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意識,不斷的在教學過程中踐行體育鍛煉的觀念,幫助學生培養習慣。
小結
初中體育教學要有意識地加強對學生終身體育觀念的培養,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為學生的進一步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在學生的一生中占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師在體育課堂上能夠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學生,使其積極投入體育鍛煉項目,并熱愛體育運動。教師要在實際教學和生活過程中起到示范的作用,將自己打造成為學生學習和模仿的對象。這樣有利于學生價值觀的形成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此外,教師還要注意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初中生正處于快速成長和發育的重要階段,教師在培養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和養成鍛煉習慣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