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連
(廣東省廣州市公安局機關幼兒園 廣東 廣州 510000)
《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學前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開端,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但近年來頻繁曝光幼兒教育負面新聞,對幼兒教師加強隊伍建設,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刻不容緩,幼兒園師德師風建設決定著學前教育的質量,高素質的幼兒教師隊伍是學前教育和幼兒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回首近年網絡上關于幼兒教育的負面事件頻繁曝光,虐童、猥褻、性侵成為新聞中的常見字眼。一件件案例這人極為揪心。一系列的負面事件背后,無不透露著“師德”的缺失。
2.1 幼兒教師教育法規意識不強。幼兒教育的負面事件頻繁曝光,看出了這些幼師對教育法制觀念知識的欠缺,普及幼師的教育法學知識,增強教育法制觀念尤為重要。幼師只有認真學好幼兒教育法規的基本知識,自覺遵守教育法,懂得學法用法,才能在幼兒家長、人民群眾當中樹立良好的依法治教的形象,擔起幼兒教師這個責任。
2.2 幼兒教師職業存在的若干問題。網絡上個別事件造成社會群體對部分幼師存在不信任、歪曲誤解較深,流失現象較為嚴重。加上二胎時代到來,全國各地幼師出現了大量短缺現象,造成幼兒園在招聘幼師標準一再放低放寬。而社會上對保育員“上崗證”的培訓機構則把關不嚴,往往是形式上交錢湊課時即可拿證……大量這些缺乏職業道德的社會人員涌入幼兒教育行業,幼兒教育質量嚴重受到影響。
2012年頒布《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對幼兒教師提出了“師德為先、幼兒為本、能力為重、終身學習”的要求,師德為先的標準將幼師的師德置于首要位置。幼兒階段是人生中重要啟蒙時期,科學健康的幼兒教育對幼兒的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加強幼師師德建設,規范幼師管理體制機制、營造良好社會風氣,幼兒園加強幼師師德培育,搭建良好發展平臺,切實有效提升幼兒園師德建設水平,主要途徑與策略有以下方面:
3.1 充分發揮職能部門主導作用,切實抓好幼師師德建設。
(1)嚴守資格準入制度、完善入職選拔招考。幼兒教師職業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教師資格證考試是國家職能部門把的第一道關。《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后,幼兒園數量如雨后春筍般大幅度增加,無證上崗現象在幼兒園較為普遍,職能部門更要加強幼師資格證制度的貫徹力度。要求幼師都要持證上崗。嚴把幼師入職關口,要依據《專業標準》選拔合格幼師,以專業標準為標尺,要求幼師應達到《專業標準》要求。對于不合格教師堅決不允許其進入幼師隊伍,以此提高幼師的基本素質。
(2)提高幼兒教師待遇、進行教師專業引領。相關調查研究表明,在教師行業中幼師工資待遇處于底層,幼師編制少,待遇低,造成了幼師群體的不穩定性。政府職能部門應該嚴格依標配備教職工,為幼師提供更多的編制,保障幼兒園教師地位和待遇。在培訓內容上注重理論結合實踐,學習幼兒園傳統知識的同時更要與時俱進增加對教育前沿及教育改革的吸收。
3.2 幼兒園加強幼師師德培育,搭建良好發展平臺。我國《關于幼兒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指出,幼兒園要建立相關機制,促進教師專業水平不斷提高。幼師專業成長需要經歷一個長期過程,幼兒園的園本文化、政策制度、領導水平和人際氛圍、教師評價方式和運行機制等都對教師專業化成長發揮了關鍵性作用。
(1)加強幼兒教師師德建設,提高思想覺悟。幼師師德建設,是可以在幼兒園這片沃土的滋養下逐漸培養培育起來的。幼兒園可以通過紀律教育、民主法制、道德教育、理想教育的外部學習,逐步內化為幼師自身教育觀念和思想覺悟。逐步樹立獻身教育的理想、信念,從而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規范自身的教育行為,并使幼兒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和熏陶。
(2)建立科學的師德建設評價,提升師德修養。幼兒園要為幼師師德建設的培育,提供適宜的土壤以及充足的營養和水分。通過多元化考核內容,來引領幼師專業成長的方向和方法。進行年度“先進個人”評選,體現《標準(試行)》中“師德為先”的基本理念,以此為引領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方法。
3.3 學習正確科學的“兒童觀”,促進幼師自我發展。
(1)學習正確科學的“兒童觀”。0—6歲學齡前幼兒作為祖國的花朵,幼師學習正確科學的“兒童觀”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做到了解幼兒、關愛幼兒,尊重幼兒,將尊重與愛護幼兒于保教過程的始終。
(2)多種形式學習促進自我發展。幼師要想實現自身發展,堅持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如采用讀書會、學習沙龍、案例分析等多種形式,堅持學習與思考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競爭與合作相結合的原則,構建科學的教育理念、完整的知識體系以及過硬的實踐能力,使幼兒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得到可持續發展和提高,最終達到《標準(試行)》的理想水平。
教育部制定《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提出,實施素質教育,要從幼兒階段抓起,要用科學的方法啟迪和開發幼兒的智力,實施“跨世紀園丁工程”,大力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加強師德教育、提高教師職業素養,培養熱愛幼教、熱愛幼兒的職業情懷,促進幼兒園整體的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