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婷
(貴州省遵義市第五十四中學 貴州 遵義 563100)
地理是一門研究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實踐性、應用性以及科學性是學科的主要特點。伴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發展,高中地理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通過教學的改革創新,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形式,提高教學質量。生活化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構建,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將生活現象、生活案例等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同時開展實踐性的課外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因此,基于教育改革的需要,高中地理教師要善于改革創新,積極構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學課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1 素質教育理論。素質教育提倡“以人為本”,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思想,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師生之間將會建立平等、民主的“對話”關系,教師在教學設計、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緊密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知識水平、生活實踐經驗等,讓教學與學生的需求相貼合,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高中地理教學中構建生活化的教學課堂,教師講緊密結合教材,以學生的生活經驗為依托,融入學生熟悉的地理現象、案例等,有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質量。
1.2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說:“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其中,“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對未來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影響深遠。何為生活即教育呢?生活即教育的觀點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生活具有教育的意義和作用;二是生活決定教育,教育不能脫離生活而獨自存在;三是教育為改造生活服務。“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是對傳統脫離實際、脫離生活的教育的現實批判,反對學生死讀書,讀死書。由此可見,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思想,是高中地理教學中構建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重要理論依據。
1.3 建構主義理論。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是學生們根據己有的學習經驗和水平,通過對外界信息進行加工和處理,從而構建對客觀事實的認知。由此可見,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和認知,需要建立在已有的學習經驗和水平基礎之上。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緊密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及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提高教學的質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構建生活化的教學課堂,需要教師結合教學內容,聯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實際進行教學。由此可見,建構主義理論,是高中地理教師構建生活化教學課堂的理論依據。
地理作為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教師在高中地理的教學中構建生活化的教學課堂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一方面,相比較現實的生活案例和生活現象而言,地理理論知識作為對生活的抽象和概括,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難免會感到困難。在此背景下,教師緊密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融入生活化的教學元素,有利于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理解地理知識,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傳統的地理教學模式,以知識的傳授和灌輸為主,教師忽視學生主觀能動性,學生長期處于死記硬背的現狀。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師巧妙地通過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能夠有效地改變這種應試化的教育現狀,促進高中地理教學的改革和發展。
3.1 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中地理教師在構建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構建中,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本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原則,積極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講授地理環境有關的內容時,可以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桉樹在澳洲沿海地區可以為當地居民創造良好的生態效益,但將桉樹引到我國的云貴高原地區后,卻引發了嚴重的環境問題,這是為什么呢?”通過設置懸念,引發學生思考。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澳洲沿海地區的生態環境以及云貴高原地區的生態環境的差異,加強學生對環境知識的理解,提高教學質量。
3.2 融入生活實例,靈活利用教材。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發展的教育背景下,教師在教學中,教學內容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而應當結合教學需要,積極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生活實例引入高中地理的教學課堂,也可以作為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因此,高中地理教師應當靈活利用教材,融入生活實例,構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學課堂。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地震的成因以及預防”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加清楚地理解教材,提高學生在地震災害中的防控和自我保護能力,筆者緊密結合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以及2012年日本海底地震的真實案例,給學生講解地震的成因、影響以及防災的方法。同時,教師還應當給學生講解遇到地震,如何自救和自我保護,提高學生的防護意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3 開展生活實踐探究活動。2019年6月高考結束后,山西一名地理老師帶領學生騎行3600里的新聞引發熱議,有贊賞的,也有憂心的。筆者認為:地理作為一門與生活緊密相連的學科,學生通過騎行感知地理,也不失為一種極好的方式。針對當前高中地理的教學僅僅局限于課堂的現象,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實踐探究,在大自然中學習地理知識,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有助于全面提高學生的地理學習質量。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要緊密結合教學改革的需要,積極構建生活化的地理教學課堂,全面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