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慧
(遼寧省大連市旅順經濟開發區伯陽小學 遼寧 旅順 116052)
建立和實現學校的教學管理運作機制;建立和實現提高教師的教學業務規范性的運作機制;建立和實現“全面提高全體學生學業質量”的運作機制;繼續完善和實現“校本研究”及校本課程教育等課程改革運作機制。
學生的學習情態狀況、師生的學習過程與方法、教學常規的遵守情況、雙基教學訓練達標狀況。
利用學校的宏觀規劃(指導和引領)和評價調控因素、校長的指導因素、骨干教師(教研組內校本研究)的因素來逐步修正、提高、完善和發展。
“兩個突破”——突破教師關,突破學生關。
●突破教師關
讓教師“活”起來,促使師生適應新課程。教師要在四個方面“活”起來:
(1)在備課上“活”起來。解決實施新課程關于備課的認識問題。
一是強化備課意識。由傳統的“四備”改為區局提倡的“十備”,特別關注和強調“備”教師的角色功能(組織者、引導者、指導者、參與者、合作者)和“備”學生的主體活動兩項設計。
二是加強備課指導。學校領導檢查教案必須改變傳統“簽字”式的做法,應當把檢查教案作為研究和指導的時機,采取與教師當面探討的方法進行指導。著重進行五個著眼點的研究和指導:第一是情感因素功效的設計,形成個人人性化理性化的備課風格;第二是關注和強調兩項設計,即課堂教學中關于“雙基”訓練的引領設計;第四是課堂教學中關于培養主體自主學習方法與思維品質的培養設計;第五是關于課前的學生學習準備工作(搜集信息)設計。對青年教師提出電教課件的運用等更高一級的要求。
(2)在教材的使用上“活”起來。解決實施新課程教師有效地挖掘教材、正確實施教學訓練問題。
主張教學工作把教材作為載體和范例,進行“輻射式”學習引領和指導,力爭使我們的教學從“教課本”到“走出課本”。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從課堂學習到課外閱讀,廣泛獲取信息,博學多才。
(3)在教學方式上“活”起來。解決實施新課程的主體學習品質和技能的培養問題。
側重進行自主學習品質和能力培養的主體活動設計。
(4)在融洽師生關系上“活”起來。解決實施新課程的教育環境和學習氛圍建設問題。
●突破學生關
讓學生“動”起來,使師生走進新課程。學生要在三個方面“動”起來。
(1)在興趣、情感、態度上“動”起來。
要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活動的主體,必須解決興趣和情感問題,這樣才能解決態度問題,才能奠定心理適應性基礎。我們重點于“主體勇于體驗”系列活動來培養學生的興趣、情感,以達到使學生端正參與學習活動的態度的目的。
(2)在學習自主性上“動”起來。
逐步引導和實現學生在課前準備、課堂互動、課后延伸性學習等方面形成自覺性,逐步形成學習習慣和學習品質。
在課堂上,創設研究性學習的良好和氛圍,引導、激勵學生參與學習,在互動式學習中培養“問題由學生提出、結論由學生探究歸納、方法由學生總結、結果由學生驗證”的學習品質和方法。
(3)在“學出問題”上“動”起來。
轉變傳統的學習后使學生“沒有問題”而告終的教學觀。為此,我們正在醞釀著試圖通過三方面工作來改觀:一是創設適合學生的環境和氛圍,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引導學生去提出問題;二是對于學生所提出的問題,盡可能地讓學生去討論或是以小組合作式等實踐性活動去解決和驗證,從中培養學生的探究心理和思維品質;三是學校和班級舉辦相關的趣味性性競賽活動,去吊學生探究事物的胃口,去激勵學生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
教學實施的秩序與規范性決定著教學質量。我們學校非常重視教學各大環節規范性的指導和強化。本學期側重了備課、上課、批改三個教學環節規范性的強化。我們堅持繼承——吸納——完善的原則側重規范課堂教學的實施,使學科教學形成比較穩定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基本教學模式:
語文學科閱讀教學模式:“情境導入——引發懸念——自主探究——互動交流——課外延伸”。
數學學科“主體性教學”模式:預習領先——問題導入——合作學習——精講點撥——質疑創新——練習小結。數學課原先的模式是:問題導入——自主學習——教師精講——學生按教師設計進行練習,現在的模式是在學生按教師設計的練習前加一個小組合作學習,進行互幫互助。然后教師再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
英語學科“雙語互動”教學模式:教師教——小組合作學習(互幫互助)——測驗(學生單獨做,以小組成績進行評價)
教學各大環節的規范性還需要進一步強化。
改變傳統的“分”的質量觀,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因素的培養和評價;淡化終結性評價,強化過程性發展性評價;淡化即時效應,關注終身受益因素的發展。
我們認為,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情態、學習方法與思維品質方面收益匪淺。但由于適應性問題,雙基訓練還沒有走上正軌,還需要付出很大的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