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桂梅
(福建省建寧縣第一中學 福建 建寧 354500)
語法融于歌曲中,生動、活潑,朗朗上口,給學生全新的視聽享受,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英語歌曲使用便捷,靈活機動,深受師生喜愛。英語教學中語法是重中之重。下面就專門說說我如何利用利用英語歌曲進行語法教學。
一.在教“wh-ever+clause”這一學生比較難于掌握的結構時,我選用Richard Marx 的“Right Here Waiting”這首歌曲,歌曲中反復表白的“Wherever you go,whatever you do,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Whatever it takes,or how my heart breaks,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讓學生瞬間記住了這個句型,再讓他們依葫蘆畫瓢,大量練習這一句型,并引導學生注意這一結構與“no matter wh-clause”句型的轉化,同時引導學生分析不能用“no matter wh-clause”句型轉化的句子意義有什么特點,并用相應的定語從句來改寫,從而達到了語法教學目的。例如,先讓學生造如下兩個句子:Whoever sings the song first will get this prize。Whoever sings the song first,he or she can get this prize。在第一個句子中,“Whoever” 可以用 “Anyone who”來替換,但不能轉化成“No matter who”,因為“Whoever sings the song first”在全句中做主語,而在第二個句子中,“Whoever”可以用“No matter who”替換,卻不能用“Anyone who”來替換,此時的“Whoever sings the song first”是一個讓步狀語從句。這樣利用唱英語歌曲的方法,引入新句型,激發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和掌握語法,比枯燥的語法教學要強效多。
二.“非謂語”語法是高中英語中最重要的語法之一了,因此,備課時我思來想去,決定用英文歌曲來作為切入點。于是我準備了節奏明快、旋律優美的“Rhythm of the Rain”。這首歌里有不少的非謂語結構,第二天課上,播放音樂之前,我把歌詞發給學生并告訴他們聽完兩遍之后找出動詞非謂語結構。他們一聽說有歌聽都很積極配合,沒多久功夫就完成了任務。 找出了以下句子:
Listen to the rhythm of thefallingrain,
tellingme just what a fool I’ve been.
I wish that it would go and let mecryin vain.
And let mebe aloneagain.
The only girl I care about has gone away,
looking fora brand new start!
Does that seem fair forherto steal my heart away
when she don’t care?
Please ask the sunto sether heart aglow.
Rain in her heart and let the love we knewstart to grow.
Oh, listen to thefallingrain——pitter-patter...
然后,我讓學生讀出這些句子,接著請學生分析這些非謂語動詞分別在各句子中充當的功能。因為他們的思維被激發,所以每個同學都積極發言,主動參與,回答的結果也是令我滿意的。隨后,我和學生一起歸納非謂語動詞的使用方法。在這樣輕松愉快的氛圍當中教學,當我看到同學們的興致,我就知道這正是我想要的結果。這種方法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綜合能力。課堂教學氣氛也被充分地激活了,因此,這種教學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課后,同學們都反映這種課印象深刻有趣,輕松愉快地把動詞非謂語形式搞清晰了。還感覺到英語就在現實生活中。這種課我真正做到了讓學生“為用而學,在用中學,學了就用”。通過這樣的實踐,我深切地體會到:只要我們老師注意將語法教學融入英語歌曲,融入生活,精心設計教學活動,是能夠讓語法課充滿趣味性、真實性和實用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