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家善
(廣西南寧市天桃實驗學校 廣西 南寧 530000)
根據初中數學的知識點內容,在進行全面復習的時候,我們不僅要應注重各章節內容之間的相互聯系,還要注重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為提高復習效果,我們可將初中數學復習課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代數類復習課。
初中階段代數類復習課主要是指在學生經歷代數知識新授課、習題課后,針對學生已經具有一定解題能力的特征,將代數知識進行系統梳理,找尋各類方程之間聯系。通過復習能夠讓學生充分理解各章代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應為學生提供好的學習平臺,利用新的主線,增強解題方式的挑戰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函數類復習課。
函數類復習課是指針對函數的本質,把初中階段所學函數的零散知識點的系統整理,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的事物是有規律可循的,同時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激發數學學習興趣。函數類復習課要注重讓學生理解“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強化數學的建模意識,提高利用演繹和歸納進行復習的能力。
三、幾何類復習課。
幾何類復習課是建立在學習了幾何基本定理及其應用的基礎之上的,通過復習,系統的梳理初中階段的所有幾何定理,建立知識網絡,提高學生的記憶水平;并通過教師對例題及練習的合理選擇和編排,在培養學生化繁為簡,分解復雜圖形的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將題型劃歸的能力。
四、專題類復習課。
專題型復習課是指對整個初中階段的每個單元的知識點,結合中考命題方向,歸納方法,針對性的選擇題型,讓學生從整體系統的把握所學知識,是學生從感性上升到理性提升學科知識綜合能力的過程。
綜合以上對案例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初中數學復習課中應做到以下幾點:
1.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自覺性,發揮其主體作用。教師的引導指引著學生的思考方向,決定了學生的思維深度和廣度,所以在設計這類型的復習課時,首先是教師對舊知識的梳理,選用的思考方法主要是“分類”,即按一定的標準將知識分化。分類可以減少需要記憶的知識量,同時也理清知識的脈絡和關系。教師應根據知識網絡建立的需要選擇例題,并進行得當舍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練習時間和練習量應有所保證,同時在練習題中安排較好的解題方式(數學思想)的滲透,這是提升學生學習自覺性、主動性的好方法,能夠使學生在知識網絡建立的同時在解題方法上有所收獲。
2.提高復習課的立意。教師必須深刻理解三年數學內容的學習思想和核心概念,對不同學段中知識的展開層次了然于胸,能從大量的習題中歸納出本質有共性、邏輯有發展的例題;在例題的編排上要注意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邏輯思維發展規律,同時還要對學生的認知結構有清醒的預測,大膽放手讓學生去思考歸納。
3.形成知識結構。在復習課上,我們要讓學生養成進行自主歸納,自我總結的學習習慣,在復習歸納總結中形成數學知識的研究結構,這對于復習效果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它要求教師必須做好課堂引導工作,同時加強習題選擇研究。由于習題沒有教材、教學參考書作為參考,所以,課前準備就比較繁瑣。那么對于復習課中習題的選擇和編排,本文總結了以下幾點看法:
(1)題型的典型性:典型問題在內容或方法上都具有代表性,特別是近年來的中考數學真題,它不僅僅可以反映重點概念和規律的本質及其特征,還能夠研究中考命題的趨勢,學生在練習過程中能夠明確感受到解題的一般思路與方法。
(2)題型的針對性:習題的選擇要針對課程標準、教材、中考真題和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尤其要針對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和中考命題的方向,還要做到在內容和方法要注重與學生的基礎知識相聯系。
(3)題型的啟發性:題型的選擇,不僅要注重培養定勢思維的同時,也要注重變式思維的作用,所選題型不僅要能培養學生一題多解的數學思維能力,還要引導學生掌握恰當的解題方法,優化數學解題思路,特別是幾何題型。
實踐證明,通過對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策略的研究,把原來單一復習課教學方式轉變成為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主動理解數學知識,掌握技能,總結數學思想和方法,提升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