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麗萍
(廣西百色靖西市新甲鄉新圩中心小學 廣西 靖西 533818)
對于小學生在進行數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學習數學知識和培養數學思維能力既有著區別但是又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它們是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同得到鍛煉和提升的。數學教學過程實際上是對思維能力進行培養的過程。數學教學就是指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和數學思維活動、對數學家的思維活動展開學習的過程。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部分同學能夠通過教師的簡單點撥而較為快速理解知識,但是另外一部分同學卻無法很順利的去理解知識并且消化知識,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記住知識點,學習效率較低。這種現象足以表明,并不是所有學生的對于知識的掌握進度都是一樣的,所以教師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要找出學生進步不明顯的原因,并且在教學中幫助學生解決這些問題[1]。
從實際情況來看,學生沒有掌握較好的學習方法、不能夠很快的對知識進行吸收掌握,都是因為邏輯思維能力較差或者沒得到足夠的培養,這就導致了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力較差,進而使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理解和其它相關的綜合能力無法得到發展。但是如果教師能夠使用正確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課程學習的過程中鍛煉著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可以讓學生明顯感覺到自己在數學學習上的難度越來越小了,從而提升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這樣下來,學生數學能力不平均和數學成績不理想這些問題都能夠迎刃而解。
首先,數學思維與數學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并不單純只是在進行知識學習,更是在對自身的各項數學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和提升。然而想要有效的提升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數學問題的解決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師就要輔助學生,通過多方面的訓練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只有數學思維能力得到提升,學生在面對較為困難的知識點時,才懂得該如何去理解、學習。
其次,數學思維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密切的關系。數學思維能力包含著對知識的總結概括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問題推理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能力。如果教師能夠有效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就能夠在這個過程中促進著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2]。
最后,數學思維能力與學生的判斷能力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教師進行教學過程中,除了讓學生掌握到課本上的基本數學知識和數學解題技能之外,還要培養學生對于身邊事物的判斷能力。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與教師共同探討問題、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對課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相對應的解題方法,甚至可以在課堂上和教師提出自己對于所學內容的不同見解,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對學生的學習和成長都起到極大的幫助。
3.1 聯系新舊知識,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提升。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聯系之前所學的舊知識,再與新知識進行聯想和對比,是一種能夠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學習知識和尋找正確思維方向的有效方法。以往學習的知識是思維的基礎,而思維則是帶領學生前往新知識的通道。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將兩種意義相近的知識點或者問題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找到兩者之間存在的關系和區別,再通過進一步的探索來找到正確的答案[3]。
而且數學知識自身是具有一套嚴謹的邏輯系統的,在學習的過程中許多新的知識點就是通過舊知識的鋪墊才變得讓學生容易理解,新知識就是舊知識延伸所得來的。所以學生的新知識學習總是建立在學習過的知識基礎上,每上一課新課程,都必須要對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充分的理解、利用才能夠達到知識遷移的效果,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思維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例如在學習《雞兔同籠》這一課程時,就是將前面所學習的四則運算課程作為基礎而延伸出的課程。在學生學習的新課程的時候必須充分掌握四則運算中的知識點,通過聯系舊知,使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提升,便也能夠學好新知識了。
3.2 從抽象轉變為具象,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增強。在進行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加強對于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例如:各項法則、定律等等,這是培養學生形成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方式。但是,數學知識本身就較為抽象,再加上學生年紀較小缺乏相應的生活經驗,對于抽象知識的想象能力較差,導致學習過程比較困難。所以教師應該注意在知識教學過程中先直觀再轉為抽象,逐漸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例如在進行《長方形和正方形》這一課時的教學時,教師為了讓學生獲得正確的圖形概念,就可以先引導學生觀察實物和圖形,這個過程中可以使用多媒體設備投放圖形圖像,也可以利用身邊的實物讓學生進行觀察。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帶領學生換個角度看問題;還能夠讓學生更直觀的看到、理解到數學知識。
3.3 鼓勵學生積極想象。想象力對于學生的思維培養具有重要意義,要想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最首要的就是要充分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散發想象思維。在小學數學課程當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想象力培養給予高度重視,合理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并且鼓勵學生在課堂上多提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問題、學會分析并且善于思考,以此來不斷提高學生對問題的洞察能力。
例如在進行《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教師就可以在課程正式開始之前,讓學生自己動手在紙上畫兩條線。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這兩條線的關系。通過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對知識點記憶更加深刻,還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思考問題、洞察問題的能力。
3.4 通過生活化教學,加強學生的理解。數學源于生活,并且能夠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加強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事件之前的聯系,以此來逐步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數學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融入學生最熟悉的日常實踐,以此作為導入新教學知識時的鋪墊。用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快速投入進課堂學習之中并且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讓學生從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開始逐漸培養數學習慣,提升數學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數學教學與思維發展能力是互相關聯著的。由于數學能力具有著與一般能力不同的特性,因此發展數學思維能力便成為了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任務。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升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是為學生傳授知識,更是要讓學生能夠理解、掌握,能夠靈活運用數學知識,并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教師還要選擇合適的方式進行教學,以此來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思維品質,促進學生素質得到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