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華
(江西省樂平市第六小學 江西 樂平 333300)
小學音樂是一門藝術性學科,對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精華心靈、提高樂觀的生活學習態度有著重要的作用,且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在如今素質教育教學環境下,小學音樂的教學顯得尤為重要。如今,提高小學音樂教學課堂效率,是小學音樂教學不斷努力的目標,是小學音樂教師一直探討的話題。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音樂課是不受重視和關注的。在學生、家長、學校的心目中,學生的成績是第一位的,音樂是重要的科目,況且音樂課是不被記入成績的。大家都認為音樂的一門副科。甚至以為音樂課是可有可無的,多上一節課少上一節課都無所謂,甚至在期中考試或者期末考試前,會有語數外的老師來搶占音樂課時。在具有這樣思想的環境中,學生也或多或少受到了一定的影響的。所以,學生自身也不重視音樂的學習,把音樂課當作消遣課或者是娛樂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以消極的態度來對待音樂的學習,在音樂課堂學習時,學生只是接收了音樂課的娛樂功能,而沒有吸取音樂課積極作用。小學音樂教師缺乏課堂教學的創新性,使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形式單一,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
小學音樂是學生學習音樂的啟蒙階段,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音樂學習的重要性越發顯得突出。小學音樂是學生接觸音樂、接受規范學習的起始階段。傳統音樂教學中,教師就簡單以演示、學生模仿的形式進行知識的傳授,或者教師播放音頻讓學生進行欣賞。作為音樂教師,我們知道每個人的音樂素質不同,每個人的學習能力也各不相同。所以,對每一名學生的要求要有所不同,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音樂課堂上學到一定的音樂知識,對音樂課充滿期待。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給學生創造表現自我的機會,使學生能夠感受到自己是音樂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體會到音樂課堂學習的主人翁地位,感受到音樂課堂學習的重要性和樂趣。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是示范演唱,學生跟唱的形式,這種形式使學生最不喜歡的。隨著多媒體等多種新型教學設施進入小學校園,為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的改良提供了廣闊的平臺。所以,小學音樂教師要合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實施,采用多種豐富生動的方法來進行教學,增加教學內容和形式的新鮮感,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另外為了拉近學生與音樂知識的情感距離,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使學生了解音樂產生的社會背景,了解與歌曲有關的情況,使學生能夠體會歌曲作者的情感。只有在歌曲演唱時,投入自己的真情實感,才能夠打動聽眾,表現出作品的魅力。從而引起共鳴,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強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和音樂素養。
在小學音樂的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應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小組內同學互幫互助、小組間比趕超,不斷提高學生的勝利欲望,促進小組間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教師要及時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他們在學習中的點滴進步和變化,要進行及時肯定、及時表揚。教師在音樂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走下講臺,要走近學生,多和學生進行互動,多給學生創造自我表現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大膽的展現自我,同時使學生之間能夠相互了解,相互合作,揚長避短,共同提高和進步。對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和不正確的學習思想,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對學生進行思想工作教育,要讓學生及時查漏補缺,教師要采用委婉的方法,應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使學生盡快改正錯誤,能夠更快提高。
小學階段是學生音樂學習的啟蒙階段,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小學音樂課程評價也是必不可少的。小學音樂的評價機制要充分體現新課改形式下素質教育的精神,科學的合理的進行音樂課程的評價,多角度的進行課程評價,這樣有助于學生客觀的了解自己的優缺點,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況,也能督促音樂課程的教學質量的較快提高。在新的課程教學評價機制中,學生的學習成績優劣不是唯一標準,評價過程中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上的表現狀況、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的言談舉止。從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角度來看,不僅要考查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還要考查學生在音樂課上的綜合表現,對所學音樂知識所學歌曲的理解能力、情感的把握程度。其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對學生的課程評價,達到督促和激勵學生學習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現代教育環境下教師在音樂課堂開展各項活動,在傳授音樂知識的基礎上及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是小學音樂教育的中心,另外提升學生音樂的敏感度、音樂的理解力、音樂的表現力等多方面的綜合素養,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以達到全面培養學生、使學生全民發展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