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軍
(甘肅省漳縣四族小學 甘肅 漳縣 748300)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在我國素質教育得到全面的實施,要求學校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的素質培養,突出培養學生的道德品格和創新精神,讓學生可以更加適應新時代的人才需要。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師也要適應現代教育的要求,積極實施數學教育改革,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思維的發展,利用各種教學條件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1.1 部分教師的觀念還沒有及時改變。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才是課堂的主要負責人,也是數學教學活動的組織者,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需要教師積極開展對學生的引導,幫助學生進行對各種知識的學習和探討,發揮學生的課堂主動性,提高數學教學的質量。但是在目前的數學教育中還是有些教師沒有將自己的觀念進行轉變,總是以過去的思維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導學生考慮的主要問題就是提高學生成績,讓學生記憶各種知識點,或者完成各種題型訓練,而沒有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指導,甚至不是非常在意學生這方面的培養,影響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
1.2 學生在數學教學活動中的主動性不高。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因此要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就需要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對各種數學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能力和分析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學生的主動性并不高,對于各種知識的學習都是依靠教師的安排,完成教師布置的各種任務,而沒有形成自己的學習計劃和學習觀點,使得教師對學生的教育引導,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處于一種僵化的狀態,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2.1 結合數學教學現狀,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在小學數學教育中雖然在進行大量的課堂改革,教師也在積極進行教學創新,但是依然存在不少的教學問題,影響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我們加強對這些狀況問題的分析,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改變過去“教師管教,學生管學”的情況,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主動發揮,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與教師進行積極的互動交流,營造互動性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促進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
2.2 設置各種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的思維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提問是教師采用的常用策略,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進行對教材知識的學習,我們要實現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需要重視對學生的問題引導,設置各種問題情境,刺激學生的思維模式,讓學生對這些問題產生好奇心,從而主動進行對問題的分析研究。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北師大版五年級課程中關于“長方體”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先根據教學需要,設計一個簡單的動畫視頻,將長方體、正方體、圓球等物體進行展現,讓學生自己分析這幾種物體的各種區別,鼓勵學生進行在課堂上的互動討論,尤其是在棱、頂點、面、線等方面分析正方體與長方體的區別,教師還可以通過鼠標進行直接示范,讓學生進行觀看,從而加深學生的印象,激活學生的思維發展。
2.3 組織各種數學實踐,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的引導,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和空間,對各種知識進行分析和實踐,讓學生可以將自己的觀點應用在實踐活動中,從而加深學生的認識,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課程中關于“確定位置”的知識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組實踐,讓學生在學校進行交流互動,讓學生確定自己在不同位置的方向,還可以確定操場、教室、圖書館的位置,分析彼此的方向,最后由教師進行提問,讓學生進行回答,從而讓學生進行多角度的思維,鍛煉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本文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了探究。通過實踐教學發現,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實施各種形式的教學改革,設置豐富的教學問題,組織學生進行對各種知識的互動交流,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希望本文可以為小學數學課堂提供有效的教學策略,讓課堂教學更高效,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和長足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