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曉玲
(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第三完全中學 青海 大通 810105)
在傳統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采用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教師講解的知識,這就導致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探究精神等都沒有辦法得到發揮和展示。因為數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以及邏輯性,而且教師以及學生在面臨高考的情況下,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以及題海戰術成為了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兩個重要的途徑。在新課程不斷改革的背景下,合作學習得到了廣大教師以及學生的認可和應用,對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團結合作能力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1.1 學生之間的互動環節很難掌握。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最讓教師感到頭疼的一個環節就是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自由討論的環節,很多教師都提出,想要掌握好學生自由討論的時間以及學生的參與程度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教師安排的討論時間過長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甚至有的學生開始聊天,浪費課堂教學的時間;討論的時間短就會影響學生參與的程度,學生就會很難理解教師提出的問題。所以,這就需要教師以及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磨合,最終達到一定的默契程度。
1.2 教師沒有合理安排學生進行分組。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很多教師都不能真正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對學生進行分組,由于很多教師很難掌握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及學生的個性特點,因此,就造成了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的互動參與程度參差不齊,在一個小組中總是學習好,性格開朗的學生進行發言,這樣的合作學習嚴重失去了平衡,從而就很難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2.1 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進一步讓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到體現。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集合》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完新的知識后,若能夠學生針對這個問題展開討論: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利用集合來表示?在學生進行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時刻觀察每個學生的言行舉止,注意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狀態,不為學生提供任何一個偷懶的機會。如果教師發現有偷懶的學生,就應該及時采用對策,用平和的心態,婉轉的語言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避免傷害學生的自信心。教師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可以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和認識,還可以讓學生勇于說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在進行合作學習后學到了自己想要學習和理解的知識,從而使得學生的數學成績得到穩步的提升。
2.2 轉變課堂教學方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果教師還是運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那么就很難滿足不同學生學習的需求。因此,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端正自己的教學態度,不斷探索和創新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模式。教師在運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地參與到學生的課堂討論中,認真備課,并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水平以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對產生分歧的問題進行再次的討論,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不斷的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從而讓學生的分析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和提高。
2.3 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合作學習的目的不單單是為了學生學習,培養學生之間的默契,而是為了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尋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地吸取他人的經驗,最終得出正確的答案。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完《概率》時,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了幾個小組,并為學生布置了這樣的幾道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問題進行討論,其中有這樣的一道題:拋擲一枚質地均勻的硬幣,假如連續拋100次,那么99次是正面朝上的幾率有多少?教師在學生們爭論不出對錯的時候,為學生提供正確的意見,提醒學生應該考慮到概率事件的關鍵,經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們得出了統一的意見,可以很好地達到教師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利用這樣的方式,不僅僅可以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及合作學習,還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使得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合作教學模式已經逐漸得到了廣大教師以及學生的認可,經過教師以及學生的不斷探索和創新,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運用合作教學的模式,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讓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以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