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洲
(陜西省寶雞市金臺區店子街中學 陜西 寶雞 721000)
在物理教學中,如何開發利用好探究實驗的功能和作用,充分發揮學生主動性、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是一線物理教師應探索的課題,下面是本人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所進行的一些嘗試:
在傳統的實驗教學中,演示實驗一般采用“教師做,學生看”的模式,由于教師具有較高的實驗操作技能,加之課前的精心準備,實驗一般能達到預期效果,久而久之就會使學生產生“迷信權威”的思想,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如果把演示實驗改為學生探究實驗,讓學生選擇器材、設計實驗方案,解決實驗中出現問題。通過創設機會,讓學生充分地動腦、動手、動口,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在實驗教學中,教師不失時機地對學生中的標新立異的方法給予肯定、支持和幫助,鼓勵學生大膽地猜想和獨立地思考,并通過實驗否定錯誤的假設或修正不完善的猜想,從而使學生解決問題的勇氣、信心、毅力、科學的批判精神和創造力得到有效的培養。例如:在證明空氣可以傳聲的實驗中,當另一個音叉發生共振時與之接觸的泡沫小球運動并不明顯,學生設計的證明空氣可以傳聲的實驗方案既簡單又易操作,如:有的用紙圈代替泡沫球,使實驗現象更加明顯;有的在共鳴箱中放入麥克風,利用音響將聲音放大。通過這種嘗試,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和研究物理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能力。
傳統學生實驗大多采用了“實驗目的”、“實驗器材”、“實驗步驟”、“實驗結論”等編排程序化的方法,做到步驟詳實,面面俱到,深怕學生“越雷池半步”,這種實驗教學方法盡管使學生學到了一定的技能,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但將學生看做知識的接收器和不會思維的工具,極大地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的跳越和拓展,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因而在教學中開放學生大探究,引導學生以新奇獨特的角度去考慮,去發揮,去無限接近思維的創造點。如:在中考復習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實驗,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設計測量未知電阻Rx的方案,學生很快畫出伏安法測量電阻的電路圖,肯定之后,提出在只有一只電流表或電壓表,一只定值電阻,一個電池組,導線開關若干條件下,設計測定未知電阻Rx的方案,為了激發學生的思維火花,我提醒學生回顧串聯電路中的電流規律和并聯電路中的電壓規律,讓他們從公式R=U/I考慮,在這樣的引導下學生的思維活躍了,設計方案很快出來。
物理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陣地。教師要充分利用好新教材在“小實驗“實踐活動”做一做”等欄目設計的課外探究性實驗,認真組織,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這些課外活動中。學生主動參與課外活動可以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思維創新能力,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還能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拓展他們的知識領域。培養實驗興趣,提高養創新能力。如:利用聲學知識測量空氣中聲音速度、組織學生到工廠了解、體驗噪聲危害,分析噪聲的產生原因,討論減弱噪聲的方法;利用光學知識測定校園內旗桿高度,自制針孔照相機、潛望鏡,測定老花眼鏡片的度數等;學習力學知識時可讓學生制作橡皮筋測力計、探究重心高度與穩定性的關系、測定一根頭發最大承受的拉力、測量泡沫塑料密度、自制氣體氣壓計測定氣壓的變化等;學習功、能知識時可讓學生測定以最大速度跑上三層樓的功率、調查燃料的利用與環境保護等;學習電學知識時可以讓學生設計“樓上、樓下雙控”電路、“病床控制電路”、“水位報警電路”、開展安全用電和節能減排專題討論等。通過上述活動的開展,有利于使學生明白物理就在身邊,物理與生活息息相關,使學生在活動中動手又動腦,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和斗志,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習慣和創新能力。
總而言之,實驗探究是物理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重要平臺,它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動手機會,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營造了創新學習氛圍,培養了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能為國家和民族發展和進步培養出一批批創新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