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麗
(廣西東興市江平鎮中心幼兒園 廣西 東興 538100)
許多幼兒園對幼兒的傳統節日文化教育不夠重視,在面臨傳統節日文化的教學當中還存在著泛泛而談,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課堂輸入認識不夠、滲透性知識較少。傳統節日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瑰寶,也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幼兒園引入傳統節日文化,將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當中,形成系統的園本課程,讓幼兒更好、更深入有序地了解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繼承和發揚中國優秀的傳統的文化,尤為重要。
傳承中華優秀節日文化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幼兒學習和發展的需要,身為一名中國人要了解有關傳統節日文化,節日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節日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讓幼兒在兒童時期對傳統節日文化就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傳統節日文化的學習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1 利用傳統節日文化增加幼兒對民族的熱愛。幼兒園園本課程想要真正的引入傳統節日文化,需要有良好的師資力量。對于幼兒傳統節日文化的培養,教師要有一定專業的知識、積極的學習心態、不斷的挖掘節日文化的毅力,幼兒園需要組織、培養具有專業知識的幼兒傳統節日文化教師,從而在活動為幼兒滲透傳統節日文化,讓幼兒在傳統節日文化滲透的過程中提升對民族的熱愛。例如:幼兒園在開展《哈哥哈妹過節了》活動中,幼兒園通過對教師們進行相關知識的培訓,安排教師親身參與、體驗京族哈節活動,了解、熟悉哈節過程的流程,并學習了獨具京族特色的唱哈、獨弦琴、天燈舞、敬酒舞等傳統文化習俗,根據幼兒興趣,結合京族哈節的特點、習俗發展一系列的活動,幼兒在教師充滿對傳統節日文化的熱愛中會更加樂于從內心接收傳統節日文化的相關教學,以教師為榜樣更好地發展下去。
2.2 利用傳統節日文化豐富園本課程。傳統文化多種多樣,我們可以針對傳統節日文化板塊增加相關的課程資源,從而促進幼兒們對節日的喜愛之情,并且推動園本課程的發展。在對幼兒進行園本課程教學中,要結合傳統節日文化讓幼兒在學習當中理解傳統節日文化的精神所在,從而使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當中感受。老師在向幼兒授課過程中也可以引入與傳統節日文化相關的小故事、習俗、手工藝品、歌曲、慶祝方式。除此之外,隨著園活動的新興發展,教師們教學也不用局限在紙質當中,可以利用一些充足的電子設備資源向幼兒們引入傳統節日文化進行教學,進而使得園本課程更加豐富。
例如:在開展壯族“三月三”主題活動中,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語言活動《認識三月三》《壯族三月三的傳說》,社會活動《三月三的習俗》,生活活動《制作艾葉糍粑》《制作五色糯米飯》《品嘗糯米飯》,藝術活動:制作繡球、銅鼓、壯鄉帽、畫彩蛋、唱山歌、學唱《教你說狀語》、跳竹竿舞等一系列活動。通過活動的開展,不僅豐富園本課程,還讓孩子了解壯族“三月三”民族文化習俗,激發孩子對傳統民族文化的興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2.3 利用傳統節日文化提升幼兒學習興趣。俗話說的好: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幼兒們學習知識的興趣應該從小培養,當幼兒們在傳統節日文化中對于其內容產生一定的興趣之后,興趣將成為幼兒在追求不懂的問題的道路上最大的原動力。在幼兒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傳統節日為幼兒們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幼兒們學習知識的興趣,讓幼兒們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研究表明,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夠幫助人們提高學習效率,所以教師應該將傳統節日落實到幼兒教育教學中。在幼兒園為園本課程引入傳統節日文化之后,幼兒們自身提高了對節日的喜愛,在枯燥乏味的園本課程當中找到了樂趣所在,從而能夠更加專注注意力。國家和社會也會因為幼兒接觸傳統節日文化而改變,這樣會十分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從古至今,傳統節日文化作為一種深厚的文化遺產,自然需要幼兒從小從中體會傳統節日文化底蘊,所以全國各地的幼兒園都開始重視傳統節日文化的教育。幼兒園利用傳統節日文化的引入可以幫助幼兒走出內心的禁錮,從傳統文化中感受各種各樣美好的情感,從而促進幼兒素質教育的全方面發展。